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第3/5页)

但如果各位都觉得这税定低了,我们税务司是并不介意将最低的税,调到一成,上面的税,只需要加五就行。”

韦应方双目一睁,还加五,那不是百分之二十了,你不如去抢啊!

蔡延庆暗中一笑,出声道:“低倒是不低,我们也只是问问而已。”

其余官员皆不做声了。

元绛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又问道:“陈税务使可有算过,这个税法能否保证财政。”

陈明点点头道:“只多不少。”

何春林小声嘀咕道:“说到底还是变着法敛财啊。”

陈明道:“只多不少,原因不在于这个诸税合一,而是在于我们税务司收税的手段,诸税合一,也只是方便我们税务司收税罢了。”

蔡延庆点点头:“原来如此。”

要知道河中府三分之二的田地,都集中在大地主手里,以前他们都是想尽办法逃税,如今收他们百分之十五,这税能不多吗?

官员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但无一人敢开口。

其实陈明的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哪有你这么个算法,你这个平均,是怎么平的,怎么就成百分之五。

但如果他们要质疑税务司善改税务,那就得调高税率,因为这个税率肯定是低了,那这不是疯了吗?

他们现在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他们这边是苦,但是百姓那边却是甜到不敢相信。

那河中府律师事务所彻底爆火。

之前邱征文就已经让人前往乡村做宣传事务所专有的税务申报,价钱也是非常便宜,就几十文钱一年,因为汴京律师事务所已经证明,这是非常赚钱的买卖,因为人够多,反正这普通百姓的土地,很难变动一次,记录一次就可以用很久,个别变动其实也无所谓,珥笔们只需要忙三个月,就可以吃上一年。

很快,河中府事务所就迎来大量的业务。

当然,也有些百姓,不相信珥笔,他们更相信法援署,经过前面几次官司,法援署是免费为百姓争取利益,是深得人心。

此时法援署门前,也是挤满了人。

“多……多少?范先生,你……你方才说多少?”

一个三十岁的汉子,张着大嘴巴,望着范镇。

范镇道:“你是二十亩,税法是以亩产一石来算,你每年收成就是在二十石,等于两百斗,你每年要缴纳十二斗米。”

“就……就只有十二斗?”

“如果你没有别的收入,就只需要缴这么多。”

“哇……呜呜呜!”

那汉子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真是毫无预兆。

以前他们家至少都得每年五十斗起步,税法规定是二十斗,还有夏税,还有支移、折变,如今瞬间降到十二斗。

这能不哭吗?

“范先生,帮我看看。”

“轮到我了,轮到我了。”

……

后面的百姓,立刻变得躁动起来,只希望自己也能够听到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

范镇也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计算,脸上不觉丝毫疲惫,始终保持着微笑,他对于这个税法,其实是相当支持的。

如他这种正直清廉的官员,也都是非常支持这个税法的,反正他们每年所得收入,基本上都是在免税范围内的。

这个新税法在某种程度上还使得官场分裂,清廉正直的官员开始倒向税务司、公检法,同时还赢得百姓、士兵们大力支持。

士兵们之前惶恐不安,如今一听五十贯起征,那你来征吧,朝廷能给我五十贯年薪,我特么也愿意交税。

这是人性,如果他们每年收入是一百贯,他们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也扭转了税务司之前不好的形象。

蔡延庆、元绛今日也来到皇庭视察,见到此情此景,脸上却无半点喜悦之色。

蔡延庆面色凝重道:“听闻税务司那边,到目前为止,就只收了几十贯契税?”

元绛点点头,“让人主动交钱出来,总是很难的事啊!”

蔡延庆道:“这税法就如同一把利剑,悬在税务司的头上啊。”

钱就这么多,如此大规模减轻普通百姓的税,就必须要将富人的钱收上来,可他们的税不好收,要是收不上来,那就全完了。

元绛抚须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

税务司。

“下官见过税务使。”

只见一群不修边幅,不穿制服的牛鬼蛇神,突然站起身来,朝着陈明,抱拳一礼,真是像极了梁山聚义堂。

陈明微微点头,“各位请坐。”

这些人又纷纷坐下。

他身边的主簿道:“陈税务使,目前还只有寥寥数人来缴纳契税。”

“我们规定是一年,一年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