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商税则例(第3/4页)

三年啊!

这个……就太没谱了!

这令蔡延庆等一干官员感到忧心忡忡,如果不借到这一笔钱,就必须减少上缴朝廷的税,甚至会影响到军饷。

财政本就赤字,朝廷会答应吗?

如果不答应,官府许下的承诺,又该如何实现?

事情到了最后一步,再也避不开金钱。

此乃万恶之源。

而就在这时,警署发布第一期警报,阐述这期间,警署扫黑除恶的整个行动,一一公布于众。

公检法随后也发布第一期检察报,将整个和解谈判原因和理由也都公布于众。

这两份报对于百姓而言,可真是非常劲爆。

之前官府一般只公布他们想要公布的结果,如果存在暗箱操作,官府一般不说,都是一些小道消息在外面说。

如今警报已经先纰漏那些恶霸的罪名。

检察报却直接告诉百姓,经过谈判,撤销九十八条起诉,只是为受害者要来赔偿,以及一些罚金,同时将他们全部释放。

这两报放在一起看,一眼就能够看出问题来。

罪名已定,你们却不治罪?

然而,事实却是得到百姓一致认同,为警署和检察院高唱赞歌。

检察报上的这篇文章是苏辙亲自写得,他就是直接告诉百姓,公检法不清算公检法来之前的旧账,因为其中很多百姓有被迫违法的嫌疑,比如说偷税逃税,比如说私自酿酒,又比如说贩卖私盐,等等。

单单这一句话,就彻底扭转百姓对此事的看法。

因为苏辙说得都是事实,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违法行为,清算旧账,可能很多人都面临清算,不仅仅是那些关系户。

经此一事,检察院和警署是名声大噪,首先,警署是彻底站稳脚跟,百姓已经有意识,遇到问题,就找皇家警察。

皇家警察连那些恶霸都能轻易除掉,当然能够为他们做主。

同时官僚集团、地主阶级,则是重新审视检察院,这个部门的权力可不比皇庭的权力小,而且更值得他们去研究。

但凡涉及到刑事案件,皇庭所能决定的是轻判,还是重判,这是不能谈判的,是要看证据,但检察院可以,你可以跟检察院进行交涉,这里面是有操作空间的。

等到他们风头出尽后,皇庭才发表属于自己的法报。

皇庭到底是皇庭。

这份法报一出,大家立刻清晰的认识到,爸爸还是爸爸,无人可替代。

这份法报的内容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重申太祖时期颁布的《商税则列》,过税百分之二,住税百分之三。

此报一出,全城震惊。

因为这里面存在这很多问题,比如说许多农作物和农具商税,若依《商税则例》,这些都是属于免税产品,但如今这些也是要收税的。

还有很多苛捐杂税,比如船靠岸税,也就是力钱,这都是《商税则例》所没有的。

这些税还收不收?

这搞得官府很乱。

官府立刻将张斐给找去。

我们这里钱都还没有借到钱,你这里又要断我们的财路,你们公检法是在给我们官府上凌迟,这一刀一刀的刮肉,真是没完没了。

“我也没有办法。”

张斐是双手一摊,“我也非常希望官府能够多收一点税,多给我们发奖金,但如今已经有商人来皇庭告状,他们所缴纳的税,是无法可依。

而目前我朝的商税法,只有太祖定下的《商税则例》,朝廷目前没有对此做出任何修改,人家若以太祖之法,来打这种官司,那到时皇庭怎么判?难道让我们皇庭不遵守太祖定下的律法么?”

官员们没有一个做声的。

这谁敢声?

这《商税则例》可以说是太祖太宗修订完成的,你可以不遵守,但你不能说出来,说出来这个问题就非常大条,处理不好,死罪都有可能啊!

皇庭要依《商税则例》判决,你能说什么。

可是财政又怎么办?

张斐又道:“我们皇庭无意干预财政,但是官府若想多收税,必须得先修改条例,否则的话,我们皇庭无法可依,那只能判官府输。”

元绛吹胡子瞪眼道:“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张斐苦笑道:“是不腰疼,但是头疼啊!”

人人都是冷漠地看着张斐,好似在说,你是觉得自己很幽默吗?

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事还在交涉中,那苏辙突然带着几名检察员来了。

“张庭长也在?”

苏辙见到张斐,不禁一愣。

张斐道:“我来这里跟蔡知府、元学士他们谈点事。”

韦应方见他们不是约好的,心里更是忐忑不安,这又出什么事了,于是主动问道:“苏大检察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