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两开花(第2/3页)

赵顼小吸一口凉气,有些夸张哦。

从这一点就可见,整个开封府,大部分财富是在少数人手中,免役税和夏秋两税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免役税是面向所有人的,不存在什么免税户。

“看来免役税非常成功。”赵顼道。

韩绛点点头道:“官家说得是,的确非常成功。”

赵顼又问道:“不知卿以为,为何免役税会如此成功?”

韩绛道:“臣以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税务司。”

赵顼点点头,道:“不过税务司想要查到如此隐秘的账目,也是非常不容易,而且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

韩绛这才知道赵顼为什么找他来,简单来说,就是来为税务司要钱的,因为税务司不隶属任何官署,三司才不会帮税务司要钱,只能皇帝亲自来要啊!

他思索半响,道:“关于税警的工薪,司农寺已经发给他们了,臣认为再拨五万贯给他们作为调查的费用。”

赵顼没有做声。

五万贯,你在打发叫花子么?

韩绛心想,这次能够成功,全凭税务司那恐怖查税手段,也当论功行赏,立刻改口道:“十万贯!”

赵顼还是没有做声。

之前就是他在支付税务司的调查支出,这是一个非常耗钱的部门,能多要一点是一点啊!

韩绛也不爽了,你这也太贪心了,十万贯都不满意,你打算要多少,于是道:“官家,税务司目前就只管开封府,等到税务司今后去到其它州府,可再申请更多的调查费用。”

你不能说查着开封府的税,却索要调查全国的调查费用啊!

赵顼赶紧见好就收,点头道:“卿说得是,就先拨十万贯吧。”

……

皇城。

吕惠卿一边随同王安石往司农寺的方向行去,一边说道:“恩师,正如我们之前所料,目前朝中不少官员对于公检法深感不满,于是改为支持募役法。另外,各县城征收免役税的情况,相对也是比较顺利的。”

王安石点点头道:“等再过一个月,我就奏请官家,在全国施行募役法。”

吕惠卿稍稍皱眉道:“学生认为可再缓一缓,先在京东路推行。”

王安石问道:“此话怎讲?”

吕惠卿道:“那些官员改为支持我们的募役法,就是因为他们对税务司和公检法感到恐惧,如果我们再扩大至京东路的话,那些官员一定会尽力完成,以免让官家认为,税务司和公检法要远胜现在的制度。

但如果扩大至全国,其它州县并不清楚税务司的手段,他们可能会给咱们添麻烦。”

王安石沉眉不语,他认为虽然税务司厥功至伟,但是也证明他这法还是可行的,这一拖再拖,他成司马光了呀。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司农寺,只见韩绛坐在案前,桌上放着一大堆账目。

“下官见过韩寺事。”

吕惠卿先是上前行得一礼。

韩绛抬头一看,忙道:“介甫,你们正好,我正好有事找你们。”

王安石道:“什么事?”

韩绛走出来,伸手道:“请坐。”

坐下之后,韩绛便道:“上午时分,官家曾召我议事,希望我拨十万贯给税务司作为调查费。”

吕惠卿惊呼道:“这么多吗?”

到底他们只看到税务司轻轻松松拿出证据来,并未感受到税务司调查证据之苦,抓陈小二都赔上一两条人命。

王安石却摆摆手道:“十万贯虽然不少,但是他们能够收上来这么多税,这是合情合理的。”

他不像司马光,抠抠索索,只要你有本事赚钱,那多给你一点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十万贯真心不亏。

韩绛道:“虽然合理,但是司农寺的钱,可还包括衙前役的任务,当时张三的建议雇佣商人,但问题是,现在看不到有任何商人愿意接这活,我们也不清楚这方面的支出,这账就不好算啊!”

王安石知道之前张斐一直帮他弄盐钞的事,估计这事也就耽搁了,于是向吕惠卿道:“吉甫,你找张斐问问,让他赶紧一点。”

吕惠卿点点头。

王安石又向韩绛道:“子华,我们今日过来,只找你谈谈普及募役法的事宜。”

韩绛点点头,“其实近日我也得在思索此事,募役法在开封府比较成功,但你我皆知,这都是依赖税务司和公检法,暂时我还未有听司马学士说,要普及公检法的消息。

如果不等司法改革,我建议先不要扩至全国,可在京东路再试行一段时日,正如我们之前预计的一样,那些官吏肯定会全力以赴,否则的话,就证明他们不如税务司和公检法,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问题,加以改善,然后再全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