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税战(十九)(第2/3页)

张斐道:“你就没有想去告官吗?”

“咋没有。”

谢华村是越说越生气,也没有方才那般忐忑,“俺立刻就去找官府,可是官府里的人却告诉俺,俺去年可都没有缴税,如果俺非得要回那土地,俺就算违法,不但要罚不少钱,官府还要抓俺,俺哪里还敢去要啊!”

说到后面,又是满腔委屈。

张斐道:“可是据我所知,当时朝廷曾下令免除当地田税。”

谢华村道:“俺也知道,俺当时也说了,但是官府说,朝廷只是免那年的秋税,但俺当时在外待了一年半,等于还有一整年没有交税。”

张斐问道:“那你是否有证据证明。”

“俺有!”

谢华村道:“因为当时可不止俺一个人的田地变成了牧场,那官人问俺田契时,俺当时就留了个心眼,说俺给弄丢了,其实俺是藏着的,俺想着给俺爹上坟时,还能骗骗俺爹,俺爹临走前,可再三嘱咐过俺,可别弄掉了那些田地。”

说到后面,他还抹了抹眼泪。

张斐突然朗声道:“在那场水患中,谢华村不是唯一一个丢了田地的农户,据我所知,就还有三户,他们也是一样,由于水患只能出外乞生,可是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自家的田地都被官府视为荒地,收为官田或者变成牧场。显然,这种安排是不合法的,因为根据我朝律法规定,至少须三年无人认领,才能视作荒地,被官府没收。

但是从官府的账目来看,在一年半前,那片土地可还都有交税记录,但是一年半后,那片土地便成了荒地,然后又变成了官府的牧场。

可见他们才是田地的主人,因为他们拥有合法地契。”

苏辙听罢,赶紧向齐济道:“赶紧找找看,那些土地到底是否是当时被算成荒地的。”

齐济尴尬道:“那是在另外的账目上,我们没有带。”

苏辙顿时是懊悔不已。

齐济又道:“其实这么多土地,可也不是那么好查。”

苏辙叹道:“但是他查到了。”

张斐看向许芷倩,“丙一。”

许芷倩将一个小木盒递给张斐。

张斐接过来,又向曾巩道:“曾知府,这就是谢华村家和其他三户的地契,但由于那三户害怕惹麻烦,故而不敢来此作证,也请曾知府能够为此保密。”

曾巩点点头道:“本知府自会为其保密。”

此时,门口又响起阵阵私语声。

“沙河乡这事,俺也知道,何止三户,可能三十户都不止啊!”

“这大水一冲,谁家的田地看上去都成荒地。”

“这官府也真好意思,说人家侵占官田,那官府侵占民田又该咋算。”

……

这门外热闹,门内可是异常安静。

皇帝可就坐在边上的,那些观审的官员们得有多尴尬。

也可见他们心里是有数的,虽然他们并没有调查,但他们心里都不认为张斐是在说谎。

虽然目前的大趋势是官田转化为私田,但私田转官田的也是有不少的,这里也有着诸多猫腻。

如谢华村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不是什么稀罕事。

曾巩也是能臣,看完张斐提供的证据后,不免神情显得很是复杂和一丝丝茫然,这该怎么判?

李开倒是已经习惯了,还偷偷瞄了曾巩一眼,你现在知道错了么?

吕公著从曾巩脸上那表情,也仿佛看见了曾今的自己,心里多多少少好受许多,非我无能,而是这小子太狡猾。

苏辙突然站起身来,“在官府的田簿上,这些土地可都是记录在案的,我以为还是得以官府所计为准。”

官员们纷纷点头,但门外顿时响起一阵嘘声。

要知道一刻钟前,他们还是站在检察院这边的。

但如今一想,赵文政到底也只是侵占官田,可官府却侵占民田。

苏辙被嘘得耳朵都红了。

张斐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官员只需在田簿上写上所有的土地,那么民间的地契将统统失效,这显然是不妥的,也是不行的。我私以为地契应该比官府的田簿更具有法律效力。

即便退一步说,我们是各执一词,但是这些地契至少也能证明这里面存在着争议,但是将一份有争议的账目拿出来当做铁证去控告他人,这显然是不合法规的。”

苏辙眉头紧锁,也不知如何反驳。

曾巩突然道:“你说的虽有道理,但这几户加起来也不过两百多亩地,相比起检察院所提供的侵占土地数目,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当然不止这么一点。”

张斐笑道:“检察院起诉赵知事侵占官田七十余顷,但根据我们所查,其中二十余顷存在着很大问题,接近三分之一,从法律意义上,这些田地都不应属于官田,至少都存在着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