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细了一点(第3/4页)

只见一个蓝帽小厮上得堂来。

张斐照例问道:“双喜,你可还记得,这月十八上午巳时二刻左右,你在干什么吗?”

双喜回答道:“当时我家主人命我去斋月楼打点斋菜。”

张斐道:“你是在去往斋月楼的路上?”

“是的。”

“那你当时看到了什么?”

“当时我看到一名巡警驾着马车往绣巷方向行去,然后南边突然也跑出一辆马车来,巡警就驾着马车闯到边上的棚子里去了。”

“巡警驾驶的马车很快吗?”

“并不快。”

“那你当时可以听到对面传来的马铃声?”

“没有。”

双喜摇摇头。

张斐问道:“如此近的距离,不应该听不到啊!”

双喜想了想,“我想起来了,当时有个卖饼的在边上吆喝,再加上巡警的马车也在响铃,故此就没有听到对面的铃声。”

“多谢!”

张斐笑着点点头:“我问完了。”

吕嘉问又看向李磊。

李磊兀自摇头,表示自己没什么可问的。

但身后的费明却嘀咕道:“奇怪!他问的这些问题,与侵街情况并无关系,难道他只是虚晃一枪,目的还要让大家知晓,此事怪不得他们巡警?”

李国忠点点头道:“有这可能,以前他也经常这么做,找个由头上公堂。”

张斐又传召了一名名叫康文的目击证人。

一番照例询问后,张斐又问道:“如今说来,你是目击整个了案发过程?”

“是的。”

“那你是否记得,当时马车是如何闯入棚下的?”

“应该记得。”

“我这里有三幅画,你认一认。”

吕嘉问听罢,便拿起桌上的画,正准备交过去时,哪知邱征文先站起身,又掏出三幅画来。

大家都懵了。

这是干什么?

同一件事情,需要准备这么多画吗?

李国忠渐渐有些冒汗,“你得注意一点,此画定有玄机。”

李磊虽然点着头,但心里没谱,这招数以前没有遇见过。

“第三幅。”

康文很快就给出判断。

邱征文又问道:“有标有符号3的画么?”

“是的。”

邱征文又将这三幅画交给吕嘉问。

吕嘉问赶忙看了看,结果更加困惑了。

李磊表示还是没啥可问的,这康文说得跟刘同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张斐又传召一位目击证人,然后又拿出三幅画给对方认,等到对方认完之后,又交给吕嘉问。

但由于邱征文就只给证人和吕嘉问看,其余人瞅不到那些画,心里是万分好奇。

到底他们看得是不是同样一幅画,若是的话,又为何弄这么多幅。

这是什么招?

张斐这回没有故作高深,很快就揭晓答案,只见他向吕嘉问道:“请问吕司录,你都看过他们若确认的画吗?”

“全都看过。”

吕嘉问也非常识趣,直接将三幅画展示给众人看。

大家看完之后,更是好奇。

这三幅画其实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当时翻车的场景。

意义何在?

张斐笑问道:“相信吕司录也非常好奇,为何我要准备九幅画,来问同一件事情。”

吕嘉问点点头道:“本官确实很好奇,这意义何在?”

张斐道:“因为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当时那辆马车不是直接闯入棚下的,而是因为右轮陷入沟渠内,侧翻进去的。”

吕嘉问又问道:“这又说明什么?”

张斐道:“这足以说明一点,就是如果没有这条沟渠,是可以避免这起意外的。”

李国忠猛地一惊,立刻问道:“那沟渠有何玄机?”

费明双手一摊:“我也不知道。”

李国忠焦虑道:“你没有去查吗?”

费明道:“我只是去查春风十里侵街的事,就那条小沟渠我查来作甚。”

“完了!”

李国忠道:“这沟渠肯定有问题。”

吕嘉问又看了看那画,道:“就算如此,又能说明什么?”

“我这里还有两幅画。”

张斐回过头去,只见邱征文带着三个珥笔,拿出两幅画卷来到堂中间,将画卷展开来。

许芷倩双手捂脸。

上回是文章,这回是画,而边上的人,哪个不是文坛大家,闭着眼都比她画得好,这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但此时此刻,没有人关注这些,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是画上的内容。

张斐来到画前,“左边这幅画,是我从相国寺、绣巷找了十几个证人,根据他们的回忆,所画出五年前这个街口的场景。而右边这幅则是当下的。

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五年前,途径路口的沟渠是当今的两倍之宽,也更深一些,同时边上还设有护栏。这是为什么,就是害怕有人不慎掉入沟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