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言之有界(第3/3页)

在坐不少人都频频点头。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又听张斐继续说道:“而适才范司谏曾几次提及到新法,认为王学士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的新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肤浅、可笑的看法。

他竟然将朝廷的新法定义为王学士的私物,这是多么的可笑。我身为一个珥笔,也非常关注新法,但这并不代表我喜欢研究王学士的私物,我可没有这癖好。

我关注新法,是因为这是朝廷将要颁布的政策,法是天下人的法,与每个百姓息息相关,代表的也是朝廷。我不知道王学士是否有这个打算,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想说的是,即便是,确保朝廷的政策贯彻执行,这不就是王学士的职责所在吗?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就是如果没有小报,苏轼的言论,会受到朝廷的关注,但不会引发动乱,如果没有小报,宋敏求的反对,会得到大家理解和支持,但不会使得他成为被告。

这条禁令,恰恰是在确保大家可以尽情议论时政,而不用担心会引发的后果。

言者无罪的前提,是要言之有界,无规矩不成方圆,言论亦是如此。而宋敏求显然对此一无所知,并且从中作梗,以一种近乎幼稚且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来满足自己所欲。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满足造袄书袄言罪,而他身为官员,应当罪加一等。

故此我恳请主审官,将其判处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