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6/9页)

吴震笑着道:“比起外敌,自己闹起来更可怕。”

裴明淮叹道:“是啊,我就想知道,在沈家,天鬼不惜代价到手的那启节,究竟现在何处?在哪一个人的手里?”

吴震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裴明淮道:“谁?”

“陇西王。”吴震笑道。“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扯?”

裴明淮一怔,道:“不是扯,是太扯了。这跟他有什么干系?”

“还真有。”吴震道,“你刚才才说过,他女儿嫁的是琅琊王,去年死了,不然武威公主怎么能去当司马氏的续弦!”

裴明淮无言,道:“恕我实在无法明白你吴大人的想法。”

“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吴震咳了一声,道,“你再想想,陇西王源贺是哪里人?他姓什么?”

“我知道他是秃发国主之子,源姓乃是先帝赐的,跟大魏本属同姓同族,可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裴明淮不耐烦地道,“你要这么算起来,那满朝上下就没几个清白的了。陇西王自太宗时便入魏朝,历经三朝,战功极伟,皇上他即位的时候,陇西王也是扶助登基的重臣之一。”

“这些我都知道。”吴震道,“可是,能跟司马氏扯上关系,而且关系匪浅,又位高权重的,也就是他陇西王了。明淮,你最近是怎么了?我真觉得你有些儿变了,你好像什么都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追查,就连我说什么,哪怕是有理有据的事,你也不耐烦听。以前你还真不是这样的,比我还带劲呢。”

裴明淮沉默片刻,道:“是么?”

此时二人已走到院中,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但那七层浮图,仍是金光耀眼,每一层的飞檐都是彩绘辉煌,金铃响声清脆不已。

吴震望着裴明淮,缓缓地道:“明淮,有一句话,叫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这不是你想与不想的事,回避是不行的。”

裴明淮淡淡一笑,道:“倒不是想回避,只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我想得也太多了些,还没能理出个头绪。好吧,你倒是说说,你疑陇西王源贺,还有别的什么根据?就凭姻亲这关系,怕不能叫有理有据吧。”

吴震见他如此说,立时来了劲,道:“你想想,他是扶助皇上登基的重臣,可没两年却被派到了冀州当刺史。凡对皇上有拥立之功的,啊,被赐死了的不算,只要在那两年之后活下来的,没一个不是留在京师,位极人臣的。为什么源贺偏偏就被调离了京师?而且,他上任没多久,就有人告他谋反,虽说有司查察之后,说是诬告,但这事也实在奇怪得很。”

裴明淮道:“吴震,我觉得,皇上升你当廷尉卿是错了,你该去跟侯官曹跟着阿苏。你这叫什么你知道么?捕风捉影!陇西王在魏朝已经一辈子了,六七十的人了,难不成还想着那他那已经入了土的秃发凉国!”

吴震叹道:“说实话,那可说不一定。如今只是因为大魏个个皇帝都是有能耐的,没什么机会,你看看,一旦有个什么事,什么妖魔鬼怪都会出来。”

裴明淮道:“一旦有个什么事?你倒说说是什么事!”

吴震盯着他,道:“你真要我说?”

裴明淮道:“说!”

吴震道:“好,那我说。若是皇上有个什么事……”

“你给我住口!”裴明淮喝道,“你是活腻了么?皇上能有什么事?”

吴震叹道:“这回的事,就是冲皇上来的,若不是,我把我脑袋拧下来给你。我劝你一句,明淮,你一定要请皇上最近这些时候别出宫行幸了,还有,宫里一定要留意,禁军一定得是信得过的。”

裴明淮道:“我总觉得,你对现在这件事成竹在胸一般。”

“天鬼在宫里的暗棋绝不止太医令李谅。李谅这事也怪得很,他死没有?”吴震问道,“那是侯官曹的事,我不敢染指。”

裴明淮摇了摇头,道:“还没死,不过好像皇上已经下旨了,也就这一两天的事了。”

吴震叫道:“糟了,我还想等你回来,偷偷去见李谅一回呢。”

“为什么?”裴明淮问道,“你对这事究竟有什么疑问?”

吴震道:“你让我见一回,单独见。”

“这事儿不一般,你要是没什么非得问话的理由,最好别去见。”裴明淮缓缓地道,“连皇上都不愿意深究下去,你何苦去趟这浑水。”

吴震叫道:“不不不,非见不可,非问不可。”

“他也未必会答你什么。”裴明淮笑道,“在侯官手下都什么都没说,你去问,又能有什么结果?”

吴震面色一整,道:“就算李谅祖孙三代都在宫里任太医令,就算他们跟前朝两位皇帝驾崩脱不了干系,仍然有诸多疑点。还有,李谅既然被挖了出来,那天鬼的这枚棋子就彻底废了,藏在宫里别的暗棋就会变成活棋。天鬼也可能会派新的人进宫,替代李谅的位置。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