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5/8页)

昙秀忽道:“我明白了,吴大人,那日险些咬伤你的那蛇,是少见得很,但有它出没的地方,常常就会有拘毗陀罗。又说是常生在沼泽旁边,若是服了它的汁液,不仅会暴死,死前眼前还会出现幻觉。”

吴震点了点头,道:“此地既有这毒花,外面村子里有人死于此毒,倒也不奇了。”

祝青宁一回头,见裴明淮脸上神情若有所思,便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虽然这一路上有些凶险,但对身有武功,又有江湖经验的人,要过来也不算什么难事。”裴明淮道,“若想不让人进去,是决不可能的。”

道容师太忽然自树枝上取下了一缕红纱,道:“你们来看,这是不是浅桃的衣裳?”

几名女弟子上前去看,裴明淮和祝青宁也都记得姚浅桃爱穿红衣。一名女弟子道:“看起来确像是师姊的。”

道容师太顿时心急起来,道:“快,我们前面去看看,想必浅桃是往里走了。”

裴明淮道:“师太不要心急,这里或者还有别的埋伏,还是小心些好。”

道容师太点头道:“公子说得是。唉,我担心浅桃那丫头,都糊涂了。”望了一眼裴明淮,道,“公子那玉璜,不知从何得来?”

裴明淮道:“不敢欺瞒师太,并非是我之物,是替别人暂时保管的。”

道容师太又点了点头,道:“唉,不是我说,那物不祥,公子还是不要碰的好。大家争来抢去,有何意思?”

她说得一群人都糊里糊涂,祝青宁道:“请教师太,方才的话是何意?”

道容师太看了祝青宁一眼,道:“这位公子,你年纪还轻,有些事情不曾经历过。你们几位到这里来为了什么,贫尼又岂会不知道?到这里来的人,还不都是为了一件事,一样东西?唉……”

她出神了半日,道:“贫尼的师傅在主持建福寺之前,一直在秦宫之中,颇得他们看重。”

对这道容师太的师傅道静师太,裴明淮虽约略听说过,但终究所知不详。望了一眼昙秀,只听昙秀道:“是,道静师太曾在秦宫中宣讲《法华经》,一时祥光瑞气不绝,众人都称奇事,远近敬仰不已,秦宫中人也对师太礼敬有加。”

道容师太摇摇头,道:“后来的事,各位自然都知道。那一年,姚帝病逝,然后便是同室操戈。有一回大战便在这附近……”

她这般一说,连裴明淮都略微蹙了蹙眉。道容师太又道:“我是老了,说话拉拉杂杂的,半日说不清楚。唉,姚主不知从哪里听说了那甚么传说,也不是传说,我也早就听过,江湖上不知传了多久了。那时候,其实回头看过去,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宋帝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放过的,哪怕是跟大魏开战,也一定要灭秦。”

吴震道:“师太说的是那一回,宋帝欲与大魏借道,道武皇帝不肯,结果在泗水打了一仗?”

道容师太点头道:“正是。姚帝那时候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可他却越发信阴阳谶讳之说,派了自己的亲信去找一样东西。”

她说到这里,吴震已然明白,“啊”了一声,道:“莫不是寄望于那……传说里面的……东西上面?”

道容师太苦笑,道:“正是。”

吴震摇头,祝青宁沉默不语,昙秀却道:“也没甚么不可解的,大家造都要造些个谶讳出来,若真是天授,那还真是有用的。若没用,始皇帝去泗水捞什么捞呢?”

道容师太道:“说得是。只是这话,只能放在心里,却不能告之于人。能看明白的,万里无一。”又对裴明淮道,“公子,你拿的那片玉璜我是没见过,但却见过跟上面一样的纹样。那是在秦宫里面,我也不知姚帝是怎么得到的,据说九鼎便在神陵之中,神陵里有一面青铜兽面雕刻,找到那个便能找到九鼎。”

裴明淮道:“神陵?”

道容师太道:“据说便在鼎湖之下。唉,虽说知道就在这一带,可究竟鼎湖在何处,也没人知道。”

裴明淮道:“姚主是真的派人来找过?”

“找过,我曾听我师傅细说过。”道容师太叹道,“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真是一丁点希望都不愿意放过。想当年,周天子虽已势微,但秦武王求鼎,仍然拒之。不管过多少年,九鼎仍是轩辕正统,永远都不会变。既然百姓能奉远从西域天竺传来的佛教为尊,自家的正统,又怎会不尊?我等虽在皇宫中颇受尊重,不过也是想用我等之能罢了。”

裴明淮道:“师太见识不凡,在下佩服。”

道容师太淡淡地道:“不过是贫尼经历过一朝之灭,有些感慨罢了。”

吴震一直听着他们对答,这时忽道:“若按师太想,当年姚主真寻得了九鼎,那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