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第2/2页)

幸好剧组有满语和蒙语的老师,她去听了几堂课,把课都录下来,自己回来慢慢背。

陆北旌就比较惨,他要学写满语和蒙语,要背的内容也比她多。

他说:“我不是背的最多的。有一个演员是蒙古族,他演五阿哥,他就是因为会说蒙语才入选的。”

柳苇:“五阿哥会说蒙语?”

陆北旌:“五阿哥是太后养大的,蒙语比满语和汉语都好。”

他发现她的坐姿有些怪。

她侧坐,但是正面对着他,低着头,眼睛从下往上看他,显得眼睛又大又萌,楚楚可怜。

……入戏了。

唐希过来送东西,回去后对孔泽兰说:“陆哥吃饭坐得比我上课都板正,腰上跟插了块铁板似的。还有苇苇,总是歪着头看他,特别可爱。”

孔泽兰:“俩都入戏了吧。”

唐希:“还挺好玩的。”

衣服做好了,柳苇去试妆。

早期的清朝服装是短的,袖子、衣摆、裤子都短。

她的衣服用的是真正的丝绸,每一件都漂亮的可以当艺术品,据说是根据馆藏复制的,还有当时宫嫔留下的衣饰记录,怎么裁用什么料子是什么绣样,尽量是按史料复制。

她一边试一边流口水,想买!

但这种衣服以后穿的机会很少,不像《燕燕》的旗袍实用性高,买回去也就是挂在衣柜里积灰。

但是这种复刻馆藏的机会不是那么好碰的!

她还是提出了买下所有自己的戏服的要求。

柳无眉很高兴,“你喜欢当然可以呀!”

然后就是化妆。

化妆品也是按照当时的化妆方式尽量做到了相似。

柳无眉:“宫妃平时夏季用粉,冬季用香脂。平时用的东西就是腮红、眉笔、口红和发油。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试试。”

她就在柳无眉的指导下使用这些摆在妆台上的小东西。

用着用着,她习惯性的把口红膏在嘴上揉过后,把残红在眼皮上也涂上了,眉笔也是画过眉后,顺手就在眼尾拉了一笔。

柳无眉没吭声。

柳苇画完,对着镜子照一照,嗯,她平时自己画也就是这些步骤了。

腮红膏拍在手掌内侧后,也是按在脸颊两侧。

镜中——铜镜——出现了一个艳丽无双的美人。

柳苇反应过来:“这样行吗?”

柳无眉笑着点头:“可以啊,怎么不行?粗糙的化妆手法只有在真正的美人脸上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美人不需要无暇的妆。

美人的妆再粗糙也只是替她锦上添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