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救世主!(第2/3页)

把手机运给欧洲之后,再在欧洲当地重新生产包装盒包装之后进入市场。

而夏国的香江市因为海关制度和大陆地区不一样,并且和欧洲多个国家有相关的贸易协定,香江市成为最大的水货流通关口。

在欧洲一些黄牛党,甚至和夏国国内的黄牛联系,通过自己的一套方式形成了完美的运输体系。

这可把不少有头脑的旅游留学生乐疯了。

留学生只需要发动国内的同学买到瀚海手机,并且将其邮寄到指定的地点,自己就能够获得不少报酬。

有一些做得好的留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在课余时间去餐馆打小时工了,直接倒腾瀚海手机,几年的学费都回来了。

瀚海手机在欧洲的热销也的确让旅游的华人脸上很有面子,特别是那些华人留学生。

以前夏国的留学生在欧洲备受歧视,要么自己形成一个小圈子,要么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够融入欧美的这个圈子。

瀚海手机发布以后,有不少欧洲的学生会主动的和夏国的留学生打招呼,询问瀚海手机的情况,并且对瀚海手里就是一顿猛夸,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这一些夏国的留学生是否有渠道能够购买瀚海手机。

毕竟瀚海手机的其中涉及到学习的功能也非常的强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比如能够在上课的时候自动录音,并且整理相关的录音文档(准确率要比市面上的录音笔自动翻译为文字高出百倍),又比如能够拍摄书本内容,自动整理勾划的重点形成文档等等。

这一些小应用矩阵,深得学生们的欢迎。

在欧洲留学的夏国留学生突然之间也明白一件事情。

要想让那些西方人尊重你,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卑躬屈膝去奉承或者讨好西方,而是想方设法的建设祖国,让国家更加强大。

只有国家更加强大,出现更多像长天科技这样的公司,对方才能够尊重你。

走私归走私,带货归带货。

几十万或者是几百万部手机从夏国的大陆地区流入欧洲市场,对整个欧洲市场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欧洲总共有5亿4,000万人口。

其人均GDP要高出夏国10多倍,购买能力当然也大许多。

要想满足整个欧洲的市场,瀚海科技要么大规模的从夏国出口瀚海手机到欧洲,要么就是要让欧洲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辛普森回到诺基亚总部之后,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手机能够做销售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怎么样趁着这个热度,尽快的占领市场,这是放在辛普森面前的一个难题。

辛普森针对欧洲市场的这个情况撰写了专门的汇报材料,准备报给瀚海科技总部,也会抄送一份给长天科技的总部。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翔就已经抵达了欧洲。

辛普森赶紧邀请王翔到自己的办公室,并且把诺基亚欧洲多个国家的销售总代给邀请过来,让这些销售总代亲自给王翔汇报欧洲的手机市场情况。

王翔确实没有想到,瀚海手机在欧洲市场上这么受欢迎。

海海科技当初只给欧洲市场提供50万部手机,就是考虑到欧洲市场的需求量肯定是远远的不如夏国大陆地区,总部首先要满足夏国大陆地区的用户,其次才会满足欧洲。

辛普森说道:“我知道陈总在考虑什么,但实际情况是三星和苹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瀚海手机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菜鸟。”

“我对欧洲消费者的性格十分的了解,他们能够从使用了十几年的诺基亚一瞬间就投身于三星和苹果的怀抱之中,就能够从三星和苹果的怀抱投奔到瀚海手机的阵营之中,只要你的手机性能足够强大,那么就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在王翔的建议是欧洲市场的调查报告直接用邮件发给了陈潇和乔布斯。

乔布斯看到欧洲市场的销量如此的乐观,希望能够趁着苹果三星等其他智能手机厂商没有反应过来的这个契机,尽快的占领市场。

因为乔布斯认为,欧洲市场的用户对米国应用公司开发的应用更要依赖一些,而夏国市场反倒是和欧米的应用有着天然的绝缘。

能够趁着这个时机占领欧洲市场,也为今后瀚海手机与苹果、三星等品牌之间的竞争奠定一定用户群体优势。

陈潇即可采纳这个建议。

瀚海手机在国内的存货还有800万台。

国内的工厂虽然已经全面开工,但是也赶不上全球的消费者购买的速度。

陈潇决定将400万台手机电往欧洲,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诺基亚位于德国、芬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工厂也全面开工。

这些工厂将会生产手机的主板、一些部件以及对手机进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