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第3/4页)

桃花收回目光,招娣教育娃子,她没插嘴,晓得她手下有轻重,是想给铁牛紧紧皮,男娃子调皮贪玩儿,若是不把大人的话放在心上,趁着人不注意跑出去,出了事儿可咋整?狼叼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山里啥都有可能发生,运气这事儿谁都说不准。

外头没打娃了,赵素芬把狗子叫来灶房教育了一顿,倒是没打他,但娘拉下脸说话的模样别说狗子,桃花都憷得很,是真凶啊。

“我叫你哥哥看着你,你却趁着他进屋不在跟前想带铁牛去外头耍,我就问你,若是铁牛出了事儿,你咋跟二牛和招娣交代?你又让你哥咋整,是要他内疚到死不成?”赵素芬冷声道:“娘晓得你聪明,听得进话,我也不打你,你自个去外头好生想想!”

狗子两眼包泪,哽咽着出去了。

桃花气他不懂事,偏又心疼,饭煮好后,她把米饭沥出来蒸上,拿了三个碗洗干净,盛了三碗浓稠的米汤端出去,先给满仓一碗,然后去哄缩在角落里哭肿眼的俩个娃,又严肃又想笑:“都把眼泪擦擦,说好了不准去外头,咋不听话?山里不比村里,你们既不认识路,林子也危险,若是没有爹娘在身边,万不可出院子,可记住了?”

“嗯!”被她温声轻哄,铁牛觉得屁股都不疼了,抬手抹了眼泪,吸溜着鼻涕看着她手头的碗,想要,但没好意思开口。

桃花笑着递了一碗给他:“刚出锅的米汤,且烫着呢,小心些端。”

“谢谢婶儿。”铁牛小心翼翼捧着碗,睫毛还湿漉漉的,嘴角却咧出一抹憨笑,瞧着虎头虎脑,招人喜欢得很。

“乖。”桃花揉了揉他的脑袋,把另一碗也递给了狗子,没多说啥,起身便回了灶房。

等饭煮好,正在炒菜的时候,卫大虎他们回来了,担着两桶水,瞧着是去小溪逛了一圈。

“山里也没一条正经能下脚的路,别的暂且不急,水是日日都要用的,回头得了空,咱把去小溪这条路上的杂草锄了,再铺些碎石或石板子,下雨天好走些,不然出门就是一脚泥,别水没挑回来,人还给摔了。”大舅一手撑着院门,手头拿着竹片在刮鞋底板的积泥,老厚一层,每一步都在负重前行。

村里再不咋地,好歹有一段石板路,这山里是啥都没有,晴天还罢,雨天出个门才费劲儿,路没走几步,全刮泥去了。

“成,您说了算。”卫大虎笑着点头,长辈一来感觉都不一样了,啥事儿都比年轻人考虑得周全,出的主意也都是冲着过日子去的。

带他们出门转一圈,大舅已经在外头划好了道,说以这儿为起点再圈一个院墙,活动范围大了不说,日照更足,回头还能扩建。又说去小溪那条路得拾掇出来,这个卫大虎深有体会,回头辟条正经小路出来,他媳妇去小溪洗衣裳也不能走一脚泥巴了。

还有就是方向感的问题,他发现了,二舅和二牛方向感都不咋地,带着他们在周围转了一圈,那是两眼一抹黑,看哪棵树都长一个样,他有心试探,结果没一个人能找着回家的路,搞得他在心里大呼不妙,这可不成啊,不认识路那跟睁眼瞎有啥区别,出个门就相当于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了,多吓人。

大舅也发现了,就说回头得在树上做些记号,远的不说,自家周围这一片得混熟吧?

卫大虎觉得这主意不错,便对大舅竖起大拇指,果然,人生在世,方方面面都缺不得长辈,这不,进山不过半日,事儿立马钻出来了,锄草铺路做记号,都安排上。

“中午吃啥啊媳妇。”金鸡独立把脚底板的泥刮了,卫大虎第一件事便是往灶房钻,进去后先瞅了眼锅里,嚯,炒着腊肉呢,难怪这么香,扭头又见灶台上的米汤,自个盛了一碗,边喝边冲外头嚷嚷,“灶房里有米汤,要喝的自个进来倒。”

这一嗓子把所有人都招来了,二舅抄着手探头瞅了眼锅中的腊肉,眯着眼直吸鼻子,夸道:“好好好,家中两个媳妇会弄吃,山下有老二媳妇,山上有大虎媳妇,这五脏庙是在哪儿都委屈不了。”

“去去去,别把唾沫喷锅里去了。”大舅推他,真不讲究,居然对着锅说话,他也舀了一碗米汤,端着碗去了院子里。

灶房里热火朝天,桃花笑得很,这腊肉是上回熏的五花,在灶房晾了些日子,切的时候她就晓得这腊五花好吃。

果不其然,下锅后翻炒两下,肉香味儿立马便窜出来了,肥肉晶莹剔透,啥菜都不用放,就放些在路上拔的野葱,来回一通翻炒,那香味儿可别提了,惹得铁牛在院子里一个劲儿叫婶儿:“婶儿,好香啊婶儿,啥时候吃饭啊。”

“马上就好啦。”桃花笑着说,她如今心情好,被人催饭也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