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583 不枉此生(第2/6页)

广场的僧人低头深思,妙法也是。

他的心上起了一阵波澜,脑海翻上一层感悟,脱口而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僧人惊呼出声,细想佛理,赞叹不已。妙法摇头叹气,自愧不如。

燃灯佛微眯眼睛,面容欣慰,招手唤他上前。

佛门上下的眼神无不投来,火热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燃灯佛要收徒了。

他按捺心中的起伏,缓步上前,跪下俯身,把脖颈、头颅交到燃灯佛手下。

这时,异变突起。

改变他一生的人物出现,把他从既定的人生轨道打去岔路。

后来的无数岁月直至半截入土,他都在寻觅当时被夺走的缺失的东西。

“慢着,在下还没作。”

银杏树翻下一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朱颜绿鬓,锦衣玉带。

少年几步跳过满地僧人,走到燃灯佛身前,张口吟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静了许久,僧人们才醒悟过来,赞不绝口。连妙尘也唉声叹气,修佛多年,悟性竟不如尘世稚子。

伏跪在地的他感觉到燃灯佛有些犹豫,而后少年上前一步,那温暖的佛手离开他,移到少年头上。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佛性。汝心性明澈,他日必将成就佛果,可愿皈依佛门,拜入本座......”

后面的话,他已经听不进去了。

那首菩提诗踩着他的诗,那个少年踩着他的头,夺走本该属于他的法号,他的荣誉,他的师父!

就算他心性不如少年又如何?没有他的诗做底,这小儿作得出菩提诗。遣词造句,诗意首尾,哪个不是拿他做铺垫?

再者,这小儿根本不是佛门中人,没受过一点佛理,不在候选之内。

整整一年的筛选,八十一轮关卡,好似成了个笑话!

他跪在地上,满心满胸皆是不甘不忿,却不敢表现分毫,连双掌十指都要大大摊开,以示恭敬。

燃灯佛感慨后继有人,少年骄傲欣喜,佛门上下都在恭贺燃灯佛喜得徒弟。

只有他好像是个外人!

直至一戒律院弟子开口道破欢喜的情绪,“于理不合!”

全场安静,一双双疑惑的目光望了过来。那弟子顶着沉闷的氛围,坚持说出自己的观点。

“世尊这样做,对饮光和妙法不公平,对佛门上下所有参加的弟子都不公平。”

不少僧人暗暗点头。

燃灯佛舍不得天生佛性的少年,又要顾全大局,不得不再收一名徒弟,取法号为迦叶。

过了百万年,迦叶依然清晰记得那日的情景,每一阵冷暖切换的风、每一片变幻莫测的云、少年越过他的每一轻巧步伐、以及燃灯佛在他身上停留的短短一瞬。

思及此,他不禁笑了出来。

“本座俗名饮光,音译迦叶。师父......燃灯佛连法号都不肯为本座深想!”

断断续续的笑音在大雄殿激荡不去。

菩提子执笔的指尖捏紧了些,没想到世尊还有这样的过往,还有这样被七情六欲影响的一面。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下笔。

慧可没想到世尊还记得他的话,不落一个字,连说话的他都记不起全部。

那时他不过是个戒律院的普通弟子,不过是秉持佛门戒律拨乱反正,不认识饮光,也没有声援饮光的心思。

后来,平平无奇的他被提拔为戒律院掌教弟子,特例调到迦叶佛座下侍奉。很多次心境难堪、修为不破、即将殒落的关头,都被迦叶佛的开导救了回来。

岁月匆匆,那些比他能力强的师兄们没他走得远,比他实力高的师叔师祖们都坐化了。他这名平平无奇的小弟子,竟然陪侍迦叶佛,一直活到最后。

一切造化,都因当年的那句“于理不合”。

那句话,让迦叶佛记了一生,把慧可保到现在。

上首递来一道目光,催促菩提子书写。

翻过一页,菩提佛继续讲述。

“拜入燃灯佛座下,那小儿菩提为长,本座次之。”

“菩提终年玩乐,游荡市井,混迹尘世。本座诵经不辍,闭关悟道,教授弟子,从不松懈。”

“饶是如此,师父挂在嘴边的仍是菩提,菩提,菩提!本座有时忍不住想,若没有那少年,师父念的会不会是迦叶?菩提本该是本座!”

菩提佛长长叹了口气,平缓心绪。

“本座先证道成佛,过去千年,菩提方才成佛。次序,依是本座居下。佛门雕像,先是菩提佛,才是迦叶佛。”

早在成就佛果前,迦叶开坛讲经、教化弟子的同时,接手戒律院,开始处理日常事务。

燃灯佛坐镇佛门,却不经手杂务,一切事项,全部交给弟子。于是,权力下移,组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