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4页)

法证觉得她的猜测很靠谱,不过出于谨慎考虑,他决定验一验再说。

另一边,卢哲浩吩咐孤寒罗和张颂恩去调查死者的家境背景。

这次调查比较顺利。

回到警署后,他们开始理线索。

孤寒罗把自己打听来的内容一一阐述,“中环的女死者是名会计。与其他四名死者没有交集。不过我查到她坐过三年牢,前段时间才放出来。”

张颂恩补充,“她出狱之后又回了原来的公司,领导还给她涨了工资。我听她同事说,她应该是替老板坐牢。老板给她父母买了大屋。价值一百多万。她跟诈骗案应该没关系。之前我们断定这是一起连环凶杀案的大方向是对的。”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之前以为凶手专门针对公职人员,这个判断是错的。”

会计给私人公司做事,并不属于公职人员。

卢哲浩认可她的判断,“凶手的目标扩散了。专门针对人品有瑕疵的人。”

其他人也表示认同。

案件讨论到现在,依旧一筹莫展。

擦鞋高忍不住看向秦知微,“Madam,你有没有想法?”

秦知微还在等法证那边的报告,听到擦鞋高问自己,刚想让他再等等,法证从外面进来,他亲自过来送报告,“你之前猜的可能是对的。”

送完报告,他先行离开。

其他人凑过来,“什么是对的?Madam,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跟我们一块分享吧。”

秦知微让大家先坐好,自己走到前面,“我之前一直在琢磨,死者是怎么窒息死亡的。”

大家齐齐看向她,不明白她怎么跳跃得这么快。

擦鞋高抓抓头发,“不是说捂死的吗?”

“确实是捂死。但是凶手是先用凶器砸死者脑袋,她明明可以继续用凶器将死者砸死,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选择捂死?”

大家怔住,还真是。

孤寒罗到底看过书,有点进步,“捂死这步对他很重要。他非做不可!”

秦知微颔首,“对!”她抖了抖手上的报告,“我把自己的想法与法证说了,法证也做了微量元素检测,果不其然验出纸的成份。”

大家听到这里,心神被她全部调动起来,齐刷刷看向她。

“贴加官。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污吏发明的酷刑。将纸盖在人的面部,然后往上面喷水,由于毛细血管作用,空气慢慢稀薄,而后再往脸上继续加纸,一般五张之内人必亡(1)。”

所以死者脸上、鼻孔、呼吸道、衣领、胃里的水是这么来的!妙啊!

张颂恩率先鼓掌,其他人跟着表态,法医说是窒息身亡,他们下意识就认为是捂死,根本没有考虑更多。

案件之前一直没有线索,这会只有一点点进展,都能引起大家的兴奋。

鼓掌完毕后,孤寒罗率先开口,“就算知道凶手是贴加官杀人。那又能证明什么?”

大家齐齐看向秦知微,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死法对案子推进有什么帮助吗?

秦知微对上大家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开始像上课时那样为大家背诵课本上的知识,“连环杀人凶手根据变态程度可以分为:碎尸者、食人者、恋尸者、恋童者、性掠夺者、嗜杀狂、黑寡妇、蓝胡子、死亡天使、门户清理者和模仿者(1)。这次我们要抓的是门户清理者。”

一开始大家还想记录下来,可是她说得太快,没人跟得上,直到孤寒罗告诉大家书上有,于是大家立刻掏出课本,翻到对应的页数。

秦知微等大家忙完,继续道,“法官判错案,议员诈骗,狱警和医生索贿,会计做假账顶罪,都是堕落行为。他觉得自己是神圣代言人,有某种‘使命感’去‘清除’这些渣滓。他用贴加官杀死这些人,是为了惩治他们,他不觉得自己在犯法,他觉得自己在做好事。这种人是非观太强,从事的一定是与‘公正’相关的工作。比如法务人员、律师和警察。但是他又容易暴躁易怒,干不久就会丢掉手头的工作。辞退时间很有可能在第一起案子发生之前。(1)”

许多人认为法律代表的是公正,她敢说这样的想法很幼稚。就拿深水埗老世被杀案来说,那个老世人很好,街坊四邻没有不夸的,就是这样的好人被个烂仔杀了,对方还不用偿命,这公平吗?不公平。

当这类凶手发现法律不代表公正后,他自己就想清除违法者,以维系自己心目中的公正。

卢哲浩一拍巴掌,“第一起案子是那个医生案,发生在去年一月,那就是一月之前。”

即便她已经做了筛选,但是符合条件的人选肯定不少。

秦知微又给大家提供一条信息,“由于凶手认为自己在为社会做好事。那么他就不会在意王德水替自己顶罪。而他之所以一年五个月没犯案,必定有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