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孤鸿子闻言,了然道:“娘娘后来用了别的药罢?”

若不然,皇后也不能撑到现在。

不过这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最多也只能给皇后再多续命几年,而且越到最后,活着越是痛苦,不如死去。

皇后含笑点头,似是对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并不在意。

然而,若真不在意,她也不会苦苦支撑到现在。

皇后看了一眼儿子和儿媳妇,继续问孤鸿子,可以为她续多少年的寿命。

孤鸿子没说大话,只道:“贫道医术不精,最多只能给皇后娘娘再续十年。”

“十年啊。”

皇后挺直的身子微微塌下,靠入身后的松墨迎枕之中。

她眼里似乎多了什么,教人看不清楚,显然心里对这个“十年”并不是太平静的。

好半晌,皇后微微一笑,“十年也不错,足够了。”然后温声道,“如此,就劳烦孤道

长。”

孤鸿子道:“贫道自会尽力而为。”

接着孤鸿子去隔壁偏殿,将治疗方式写下来。

宫嬷嬷等人紧张地跟过去守着,殿内剩下皇后、陆玄愔和褚映玉三人。

皇后看着面前坐着的儿子、儿媳妇,温柔地笑道:“辛苦你们了,没想到你们居然将孤道长找回来。”

她的容貌被这么多年的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已无当年的风华,但笑起来时,总会让人觉得是好看的。

其实当年想请的是孤鸿子的师父重山道长进京为她治病的,可惜重山道长早在几年前仙逝,只能请孤鸿子的师兄前来,对方的医术比不上其师,无能为力。

至于孤鸿子,他的名声不显,就算是他的师兄,虽知晓这小师弟的医术被师父称赞过,但达到什么程度,却不清楚。

是以当师兄的没有冒然开口推荐小师弟,以免为他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皇后又问:“你们如何找到孤道长的?”

她确实有些好奇,先前儿子只说找到一个医术厉害的道士,想让他进宫给她看病,却没说是松鹤道观的弟子。

陆玄愔闻言,淡淡地道:“巧合。”

若是提及如何找到孤鸿子,免不了会涉及到褚映玉的身世之谜,以及长平侯府当年隐藏的秘密。

在尚未查清楚真相前,陆玄愔不欲让太多人知晓,也不想让皇后为此费心。

皇后哪里没看出儿子不欲多说,倒也不多问,和他们闲聊起来。

直到孤鸿子那边写好治疗事宜,并开了一张药方子,三人也准备出宫了。

“皇后娘娘,您先按照这药方子用药,先吃上半个月,半个月后,贫道进宫给您请脉,再换别的方子。”

三人安静地出了宫,回到雍王府。

因答应要给皇后治病,现在孤鸿子也不急着离开京城,成为雍王府的座上宾。

褚映玉很是诚恳地朝孤鸿子道歉,“先前多有冒犯之处,还望道长见谅,日后若是道长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孤鸿子并没将之放在心上,理解地道:“王妃不必如此,是贫道当年行事不慎,让人打着贫道的名义差点坏了王妃的名声。”

给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批命,说她刑克六亲,这种事在孤鸿子看来,简直是用心险恶之极。

也幸亏雍王妃并未受到影响,顺顺利利长大,若不然,便是他之过。

纵使他当时并不知情,却是被人打着自己的名号行此险恶之事,自己也要担上几分责任。

褚映玉特地吩咐柳总管,让他给客院那边多送些东西,务必要让孤鸿子在府里住得舒心。

也没别的,只要想到他能再给皇后续命十年,对他再客气都使得。

皇后是坤宁宫的定海神针,又何偿不是他们夫妻俩的定海神针,皇后活着,他们夫妻俩才能好。

褚映玉曾想过,上辈子自己死前,皇后还好好地活着,心里还曾庆幸。

现在想想,只怕自己死后,皇后的身体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怪不得那时候皇后大病一场,差点就去了,只怕她已经支撑不了太久,圣人才会对皇后那般宽容。

褚映玉想了许多,直到天色不早,她问道:“王爷呢?”

“王爷在书房。”

褚映玉闻言,便让人给她更衣,披上大红刻丝镶灰鼠皮的斗篷,去了书房。

来到书房,进门见陆玄愔伏案批阅公文。

他管着西郊大营,还有北疆的玄甲军,每日都有不少公文送过来,各种事宜不管大大小小,都要他亲自过目、处理,有时候甚至要忙到三更半夜。

褚映玉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

陆玄愔知道她来了,见她一直不说话,抬头看过去,见她站在门边,有些无奈。

“映玉,过来。”

褚映玉踱步朝他慢慢地走过去,然后被他拉到怀里。

她依在他怀里,因刚从外面进来,她的身子有些冰冷,不过他的体温高,在冬天时也是暖呼呼的,像暖炉一般,很快她的身子就被他身上的体温捂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