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洋对岸传来的好消息(第2/3页)

再加上有韩壮壮这个大胃王,这顿饭吃的热火朝天,八斤羊肉卷愣是没够吃。

十一国庆前,林为民接到了陶慧敏的回信。

认真算起来,林为民和她只见了一次面,虽然没有明说,但彼此都确认了对方在心里的地位。

陶慧敏的回信没有林为民那么大胆,但字里行间那种少女的娇羞和喜欢确实抑制不住的。

尤其是她提起林为民专门为她创作的情诗时,更有一种雀跃的欢喜跃然纸上。

陶慧敏还在信中提到了香江的演出已经顺利完成,她们现在回到了杭城,正在排练新的剧目。

这次香江演出的反响非常好,下个月开始剧团就准备在之江省内多个城市进行演出,明年可能还会到国内的其他城市演出,还有可能去燕京。

说到这里的时候,陶慧敏的语气既兴奋又失落。

兴奋的是剧团演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明年很有可能来燕京跟林为民见面。

失落的是今年跟林为民见面的希望应该不大了,她现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练功和排练占据,紧接着就是演出,除非不干了。

陶慧敏的家教森严,作风也很保守,她是决计不敢作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的。

林为民想到少女秀眉微蹙满心忧愁的样子,脸上露出几分会心的笑容。

铺开信纸给她回信,大意自然是让她安心演出,他又在心里给陶慧敏写了一首肉麻至极的情诗。

少女就好这口,林老师必须给安排上。

回完了信,林为民感叹了起来。

这也就是八十年代,要是搁后世,情侣之间几个月一年时间不见面,平时全靠旬月才能收到一封的信件维系感情,恐怕早就分手了。

林为民也不是没有想过跟陶慧敏打电话。

可问题是两人谁都没有打电话的条件。

林为民单位倒是有电话,他能到老蒙或者老覃的办公室里去跟女朋友煲电话粥吗?狗头都得被人锤爆。

至于自己家里安个电话,就更不现实了。这年头电话可不是一般人能安的,正经得需要一定的级别才有资格。

陶慧敏在艺校生活,学校也有电话,她肯定用不上。到大街上打公用电话,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姑娘的经济实力不允许。

林为民也没办法直接给她钱,他很清楚以陶慧敏的性格,给钱只怕会适得其反。

唉,八十年代谈个恋爱不容易啊!

国庆放假前最后一天,蒙伟宰把林为民找到了办公室。

林为民还以为蒙伟宰要和他谈关于雁冰文学奖的事,可老蒙一开口把他给弄愣了。

“米国那边来了消息,说要加印《霸王别姬》。”

“加印?这是卖的好了?”

兰登书屋那边是六月联系的国文社,因为书稿提前有了翻译,排版付印就变得很快,七月下旬便出现在了米国的书店里,林为民在西湖偶遇的莫利夫妇便是在八月初在米国旅行的时候买到的英文版《霸王别姬》。

算算时间,从七月下旬到现在的九月下旬,两个月的时间,首印三万册的《霸王别姬》要加印,这个销量林为民没什么概念。

“领导,这个销量算卖很好吗?”

蒙伟宰道:“听兰登书屋那边的意思,应该算是挺好的,要是加印再卖一卖,说不定有机会登上他们那边《新村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听蒙伟宰这么一说,林为民有概念了。

《新村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历史也有几十年了,属于米国图书界的风向标。

排在排行榜上前列的作品,无一不是火爆全米国的作品,其中一些重量级作品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能排进畅销书排行榜,哪怕是垫底,也证明《霸王别姬》在米国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算是小有影响了。

想想也对,腐朽又迷人的神秘东方、混乱的政治背景、人性的阴暗与背叛、压抑之下扭曲的同性关系、凄美绝伦的爱情……

这么多老米感兴趣的要素放到一起,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算奇怪。

事后分析,自然怎么分析都对。

林为民问道:“兰登书屋那边准备加印多少册?”

“十万册。”

林为民吃了一惊,“这步子迈的够大的。”

蒙伟宰笑呵呵道:“这证明你的书火了嘛!”

“就这点印刷量跟火可不沾边,顶多算是帮着出版社赚到一点钱了。”

随即他又喜滋滋的问道:“稿费标准照上次谈好的来是吧?”

蒙伟宰笑着调侃道:“就知道你小子忘不了这件事。”

“没错。我们这边答复之后,他们那边立刻电汇。”

“老规矩,换成外汇券。”

“你小子真是到什么时候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