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页)

说完,穆于喝了口自己点的原味奶茶,被甜度齁得直皱眉:“我觉得有点甜。”

听到不是穆于送的以后,周颂臣就把礼物随手搁在桌上:“很正常,你又不喜欢甜食。”

奶茶杯上的冷凝水洇湿了穆于的指腹,他好像很好奇地发问:“这家店的奶茶对你来说真的有这么好喝吗?”

好喝到足足来了一年?

周颂臣抿唇,分明对穆于总是不吝啬情话,当下却像是被人猝不及防地掀了底,也不去看穆于的眼,顾左右而言他:“先去吃饭吧,你想吃什么?”

穆于没再步步紧逼:“你记不记得我们小区附近有个老婆婆摆摊卖小馄饨?”

印象中周颂臣嫌弃那是路边摊,质疑其卫生条件是否达标。

但穆于很喜欢,从小吃到大,就算上了大学,每每放假回家,都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

离开北市后,穆于许久没吃过了,等寻到了熟悉的位置,却发现那条街道上早已经过整顿,所有摊贩都不允许在这摆摊。

穆于大失所望,也有种童年回忆消失在时光里的惘然若失。

周颂臣操作着轮椅,往街上的另一个方向走,穆于惊慌地跟上他:“去哪?”

轮子碾过不算干净的街面,左行右拐,绕过一条漆黑的窄巷,眼前豁然开朗。

五颜六色的招牌,刺激性的灯光在黑夜中亮得耀眼,多家小吃店错落在街上,街上一张张的木质座椅,坐满了食客。

穆于正好奇地张望着这条街,周颂臣坐在轮椅里,翻出聊天记录再次确定:“五巷163号。”

“什么?”穆于愣了愣。

周颂臣:“你想吃的那家小馄饨。”

穆于反应过来,以他的角度,往下看只能看到周颂臣的后脑勺:“你怎么知道老婆婆搬去哪了?”

周颂臣不答。

穆于若有所思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去吃过?”

周颂臣还是不说话,等到了那家小店,老婆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俩,她面上的皱纹都笑得挤在一起,粗糙的大手将盛得满满的两碗馄饨放到木桌上。

老婆婆问周颂臣最近有没有案子,忙不忙,有没有好好吃饭。

周颂臣一一客气回答,期间老婆婆又送了好几道熟食过来,过于热络的态度让穆于忍不住问:“奶奶,你跟他怎么认识的?之前你不是在另一条街摆摊吗?怎么搬到这里来了?”

老婆婆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嘴皮子还很利索,立刻将前因后果,跟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原来当初城市规划到了他们摆摊的地段,就在他们整条街的摊贩不知该何去何从时,周颂臣刚好来这吃馄饨。

当他听到老婆婆准备今后都不再摆摊时,主动提出给摊贩们免费的法律援助。

他跟负责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谈判,提出合理要求。

希望对方为受到影响的摊贩提供帮助,寻找合适的店面或市场,以便摊贩合法经营。

还出具了完整的方案,比如设定特定街区作为美食文化区域,保留城市特色等等。

在周颂臣的帮助下,不少摊贩将店挪到了这条街上,不出几个月,这地区就变得相当热闹。

老婆婆的店面是周颂臣特意帮忙找好的,这令她十分感激,知道周颂臣为此出力不少,大方地表示以后周颂臣来吃馄饨,她都不会收钱。

但周颂臣拒绝了,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老婆婆能够经营下去,因为他朋友很喜欢吃她家的馄饨。

这时又来了几桌客人,老婆婆停下闲聊,回到锅前给其他客人煮馄饨。

穆于若有所思地望着面前的周颂臣,周颂臣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馄饨皮,掀起眼皮看着穆于:“不是想吃这个吗?怎么不吃?”

“法律援助?”穆于说。

周颂臣吹了吹滚烫的馄饨皮:“嗯,这个案子做完以后,我导师很满意,对我的简历也有帮助。”

穆于放下筷子:“其实你也想帮助他们吧,不然你也不会给那条街上的所有摊贩提供法律援助。”

如果只是想保住馄饨摊,他只需要帮婆婆找新的店面就行,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周颂臣明明那样聪明,有时候却又很笨。

他会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逼迫穆于留下。

可是不管是奶茶店,还是馄饨摊,周颂臣都从未提过。

不仅不提,现在嘴巴比蚌壳还硬。

穆于放下筷子,此时他觉得自己好像在下一道困住他十年的棋局,他在棋盘中挣扎过,用惨烈的方式对抗过,甚至以弃局作为认输。

可是这一刻,他好像知道了破解棋局的方法。

穆于抬手捻起棋子,往他从未思考过的位置落下—— “你说过我什么要求,你都会满足的是吗?”

周颂臣嘴唇被烫得鲜红,也放下了筷子,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