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慈不掌兵(第5/6页)

李蓁蓁掏出钥匙,往这块金砖上面敲了敲,立刻就听到了一声绵长的“叮叮”声,这个声音听起来,就像是金属铿锵有力的声音。

李蓁蓁暗自点头,怪不得它的名字叫做金砖呢,果然不同凡响。

这时候,李蓁蓁也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这块金砖的表面非常光亮,就好像镜子一样,可以清晰地照出她的身影。

她不由得惊讶地说:“这块金砖还能够当镜子来用!”

薛有勤笑眯眯地说:“每一块金砖做好了之后,都要用人力去推磨,必须把它磨成像镜子那么光滑,才算完成,然后还要浸泡在桐油里面,这样做出来的金砖,当然光可鉴人了。”

“哦,原来是这样。”李蓁蓁恍然大悟,对于古代匠人的工艺充满了敬佩。

薛有勤在心里稍微一盘算,就提议说:“李老板,你这里的金砖有大有小,我看大的可以铺在客厅和卧室里,小的就铺在门廊上,你觉得呢?”

李蓁蓁无所谓地点头说:“可以,都听你的安排,毕竟你才是专业的。对了,这里的砖够用吗?”

谢长平知道此时应该由他来说话,就马上说:“老板,这里的金砖一共有1万块,这种大的尺寸是二尺二,应该有4千块左右。还有这些小的,尺寸分别是一尺七和一尺四,大概有6千块左右,不知道够不够?”

薛有勤沉吟片刻,斟酌着说:“那就不要铺门廊了,只用在关键的地方,应该就够用了。”

没想到,李蓁蓁却财大气粗地说:“薛老先生,你尽管用。这些金砖如果不够,我们后续还可以再买。谢副总已经和内地那边谈好了,到时候他们的工厂,会给我们专门生产金砖。”

薛有勤并不知道这些采购的事情,此时乍一听说,立刻吃惊地说:“李老板,金砖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内地那边现在还在做吗?”

李蓁蓁用眼神示意谢长平,他立刻回答说:“苏州那边有个御窑厂,他们说可以生产金砖,不过要等两年的时间。我们的工期不是要三年吗?应该来得及。”

薛有勤又有些激动了,感慨地说:“原来内地还保留着这门工艺,那我就放心了。”

送走了薛有勤父子,李蓁蓁立刻询问说:“谢副总,这些金砖你花了多少钱?”

谢长平非常流利地说:“老板,大块的金砖5块钱,小块的金砖2块钱,再加上运费,我们一共花了4万块钱。”

李蓁蓁心里一动,她前世参观故宫的时候,还特意去了解过,这种金砖的价格,一块至少要卖到6万块钱!

没想到在六十年代,金砖的价格居然如此便宜。如果她的苏州园林,全部都用上这种金砖,那到了以后,不就变成真正用“金子”堆砌出来的吗?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李蓁蓁心里顿时一片火热,对于苏州园林也越发地期待起来,再三叮嘱说:“谢副总,你下次从内地进货的时候,记得多买一些金砖,最好要这种民间的古董砖。”

刚才经过薛有勤的科普,谢长平此时也明白了金砖的价值。不说别的,只要一联想到那个什么皇宫,也是用了这种金砖,谢长平就觉得金砖确实非常高大上,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点头说:“老板,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你就放心吧。”

李蓁蓁满意地点了点头,她刚才计算了一下,发现购买这一批材料的花费,差不多才10万港币而已,但是却买到了一大批升值潜力巨大的货物。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坚-挺的货币,最终都是要贬值的。但是那些珍稀的物品,却永远不会贬值,只会越来越值钱。

现在她只需要花一点点小钱,就能买到未来的保障,真的是太划算了。

不得不说,有了预知历史的先知先觉,李蓁蓁做起任何事情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令她着迷了。她再次感谢上苍,让她穿越到这个特殊的年代,才能创下这一番基业。

不知不觉间,前世的许多记忆,仿佛正在逐渐淡去,留给李蓁蓁的,只有现时的美好。

在此时的香江,春节还不是公众假期,只有华人社会才会放假。

到了大年初一这天,刚好是周一,股市准时开市。

由于PD基金公司的收购计划正进行到了紧张的时刻,所以员工们在这个春节也无法休假,纷纷跑回来上班,一场紧张激烈的股票争夺战即将开始。

李蓁蓁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打算在股市中与洪门的势力争夺一二。

但是还没等到他们开始发力,却发现之前的那股势力,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办公室里,李蓁蓁若有所思,缓缓地开口说:“杨经理,你是说现在没有人跟我们抢夺九龙仓的股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