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妙有天演四境(第2/4页)

弥罗更需要关注的是仙道、佛道、魔道和外道。

如今妙有天中,仙道核心在东方长生乡蟠桃园中,虽然五品名字之中有着诸多分属于仙道体系的名字,但那些名字中,除去【仙道·正五品青城山昭惠灵显真人赵昱·二郎神】等少数几个外,大多数的本质依旧是神道,各自居住的地方也是神道宫殿,而非东方长生乡蟠桃园。

此次,借助三道清气撼动名字稳定,可以大幅度重整的便利,弥罗将诸多仙道名字一一凝聚而出。

其中【仙道·正六品东游八仙·蓝采和】为起点,弥罗将东游八仙一一凝聚,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仙名字相互结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仙道·正五品长生乡东游八仙】,并且引动三道清气之力,推动这个名字更进一步,构建一个虚幻不定的【仙道·正四品三清境长生乡上洞八仙】。

当然,这个【上洞八仙】之名,同当初的【人祖燧人氏】一样,虽然凝聚大半,却未完全成型,因为在妙有天三清境还处在弥罗的设想之中。

在弥罗不打算直接动用三道清气的力量去构建三清境的情况下,如今的三清境,只是初步构建成型,作为一个称呼,并无法提供太多力量,因此【上洞八仙】的道场依旧是长生乡,而妙有天内整体仙道,在被神道分离过半后,又不足以供给出一个完整的正四品名字,导致这个名字不上不下。

但三清境的初步成型,终归是一件好事情,从此以后弥罗宝卷之中的仙道名字都可以归属于三清境和长生乡之下。

为此,弥罗特地调动了太一化身的部分力量,将整个仙道体系从上至下重新梳理了一次。

初定通用名号为九品道童、道人和散人,其中道童和道人无需多言,算是正统仙道体系名字,散人算是绝大多数散修的指代,如果有某些方面特长或者专精于某方面,还能够衍生出羽客一类的特殊名字。

其上八品通用名号以高功、仙灵和练气士为主导,高功算是道人的晋升,练气士则是散修和古修的晋升,仙灵则是类似于花仙一类的特殊精灵转修仙道。

七品和六品初定为真人、人仙、鬼仙、散仙和灵仙,真人、人仙和鬼仙都算是高功晋升,只是各自倾向不同,散仙多为散修晋升,灵仙则是仙灵晋升。

再往上五品因为拥有洞天福地,道场神宫,通用名字为地仙。

整体看上去框架非常的简陋,但构建地仙之后,四品的通用名号神仙才是弥罗此次梳理的核心,他借此将诸多神道力量重新引回仙道之中,进而吸引神道内的仙道力量,推动【上洞八仙】的成型,完善三清境。

可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福禄喜乐府同样位于东方,随着仙道力量的回流,其中三尊非常特殊的神祇也是随着长生乡的力量提升,而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最终三者力量交汇,凝聚出一个相当特殊的名字【仙道/神道·正五品福禄喜乐府福禄寿三星】。

并且其中的寿星,还受到长生乡的影响,长寿概念同仙道概念相合,凝聚出一个新的名字。

【仙道·正六品寿仙麻姑】

【麻姑】的出现,也是让许多仙神合流的名字,分化出新的仙道名字,进一步强化了三清境的概念。

诸多仙道名字对应的力量化作袅袅清气汇聚,融入三清境内,让其原本虚幻不定的形象不断凝实,内里逐渐浮现出山峦神岳,其上有飞瀑垂落,甘泉流动,琪花瑶草遍地可见,长青古木郁郁葱葱。

各类仙家气象,在三清境内显化,或是化作灵芝仙草,演绎长生之妙,或是化作鸾凤盘旋,展露逍遥之意,也有凝聚神龙腾空,昭示仙道神通,还有神峰挺立,仙木凌空,演绎大地游仙之理……

诸如此类,无不让初步成型的三清境更加神圣,云雾缭绕之下,祥光千重之中,隐约有一尊道人法相浮现,其后隐现大日神辉,惶惶浩然,妙有天内诸多清气汇聚,浩然正气凝结,构建其上庆云金灯,又有三十六道神虹横贯南北,宛若虹桥,联通万界,又似云霞绚丽多姿。

法相的逐步成型,更是带动三清境的腾空,让其悬浮在太微金阙东边,同这神道核心一争长短。

在仙道不断强盛的同时,弥罗也没有让佛道闲着,比起仙神合流的复杂,佛道本身独立性就更强大一些,且有着较为完整的体系。

九品有行者、沙弥、沙弥尼、善男子、善女子,八品有禅师、经师、比丘、比丘尼、云游僧、苦行僧,七品有八部天众、须陀洹,以及佛门几位大德的本缘和化身,例如【地藏本缘婆罗门女】、【观音本缘妙善公主】和【观音化身僧伽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