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结局(第2/3页)

内侍惊呼起来,嗓音尖锐划破天际。

“快传太医、传太医——”

*

自那日后。

李景宴一病不起,迁出了宫,去到香山行宫修养。

太医说他心脉尽亏,气息散尽,恐怕活不久了。

泰元四年五月初七,皇帝李景宴颁布退位诏书,禅位东阳王李雍。

李雍是皇室宗亲,这些年一心为百姓、不图名利,在封地东阳大有作为,带领一方百姓开山修路、务农耕桑、阔通商贸,立下不朽功绩,是世人口中当之无愧的贤王。

可以说,他的即位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大夏朝廷真正做到了司露所要求的,择宗室贤能者继位。

此外,李景晏的退位诏书上还附带了一份罪己书,他陈罪己身,昭告天下,清晰列举了这些年来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还无辜枉逝者清白。

这也让全国百姓知晓了当年冤案的真相,他们唏嘘、感怀、为沉冤得以昭雪而潸然泪下。

同日,戎国和大夏的和平盟约,也紧随其后签订了下来,自此,两国将迎来长达百年的和平年岁。

这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坚信百年后,大夏会恢复从前的鼎盛富强、万邦来朝,变得更加辉煌盛大。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更感念将这份来不之不易的和平带来的人,戎国的皇后,大夏的昭乐公主。

据说,昭乐公主回戎国那日,全城的百姓都来相送,他们一路追随、跪拜高呼、泪洒当场,感念其贡献、恩德。

市坊沿街、皇城门口,无数的百姓们奔走追赶、十里相送、泪洒当场,他们如浪般涌去,追随着北戎皇后离去的车队,汇成了一幅打动人心、震人心魄的图景。

这番景象,是千百年间,前所未有的盛景。

不仅如此,昭乐公主的事迹还一路相传,传至了玉门。

出玉门关那日,全城百姓皆来相送,他们看到——

城门缓缓开启时,威武高大的戎国皇帝亲自来迎这位皇后。

城门外,戎国的十万大军跟随他们的皇帝,齐齐恭候着皇后的到来。

苍山沙海、熔金落日下,三军整装执锐,绵延百里,沉沉一片,气势压人。

为首的帝王,高坐红鬃烈马之上,身姿英挺异常,高大魁梧,面容深邃,宛如一座雄浑俊美的雕像。

烁烁银甲之下,他下颌的线条刚硬分明,一双异色的瞳孔淬了寒冰,满身的威严肃杀。

叫人望而生畏。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车队驶过来,神色慢慢变得柔和,目光中的肃杀不再,冷冽亦跟着烟消云散。

待那雕凤画彩的马车上走下他的皇后时,他的目光更是变作如水柔和,散不尽、化不开的脉脉温情。

他翻身下马,在三军阵前,万众瞩目下,阔步徐徐朝那抹昳丽的身影奔赴。

司露下了马车,便见灼灼天光下,英俊高挺的呼延海莫,正在朝她踱步走来,郎朗天光下,他金蓝双瞳灿若流光,眷恋浓得化也化不开。

满心思念,她忍不住提裙朝他奔去。

一步一步,裙裾随风飞舞,化作热烈绽放的花,是这世间绝美的风景。

呼延海莫张开双臂,将扑入怀中的司露紧紧拥抱。

这一刻,城内的喧嚣、边境的西风、塞外的黄沙,仿佛统统散去……

天地间的一切都消失不见,唯余他们二人。

风声漠漠、日影无声。

高大威武、身着甲衣的将军牵着身边娇俏绝丽的女子,一步步往回走。

斜阳脉脉,他们即将启程归家。

三军阵前,呼延海莫将司露轻轻抱到马背上,而后翻身上马,两人共乘一骑,调转马头,挥手喝令军队撤离。

“启程回国。”

嗡鸣的号角随之响起,沙海连天、赤金的落日滚滚而落,大漠孤烟下,十万大军追随着他们的陛下和皇后,缓缓归家。

马蹄哒哒,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道中。

马背上,司露双手牵着缰绳,想到今日种种,忍不住扭头看着呼延海莫,认真问道:

“呼延海莫,这么近在咫尺的机会,你为什么选择放弃?”

今日是他最有可能长驱直入,攻下中原的契机。

但他没有,这无异于放弃毕生追求,放弃唾手可得机会。

落日金晖下,呼延海莫看着她潋滟生辉的杏眸,伸手将她环在身前,俯首轻吻她的鬓发。

“相比中原,我还是觉得,更想要你。”

这句话,让司露心中所有的顾虑瞬间消解,她挽起笑靥,恣意明艳,容色如霞。

她冲他眨眨眼睛,长睫扑朔。

“那么,我也可以为了你,放弃我最想留在的长安。”

呼延海莫闻言,心中大受触动,眸光闪烁,许诺般保证:

“未来,我会一点点壮大国力,足够帮你在北戎建一座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