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干笋炖地锅鸡(第2/2页)

宋时夏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现在要是愿意种果树,以后咱们村里办了罐头厂就优先从家里种树的人里面选,一家四口不可能都去种树,让年轻人进厂里上班,咱们村年轻人的就业也有着落了。”

这年头只要一听到进工厂上班那绝对是体面工作。

果不其然,宋国柱想到村里未来会有工厂顿时动力满满。

“行,这事交给我,我绝对帮你们办得妥妥当当。”

“二伯爷,您也别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啊。”

二伯爷是宋家的靠山,如果他儿子能竞争到村长,以后宋家在村里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

宋时夏倒不是想让宋家独大,只是有了村长做靠山,自家到时候赚多少钱村里人也就关上门说,不会因为仇富上门□□。

这种事宋家村或许没有,如果是陈家村可能真会发生。

禁不住二奶奶的热情,宋时夏和哥哥被迫留下来吃饭。

二伯爷抬起筷子:“平时都是去你家吃饭,尝尝我家的饭菜合不合你们俩的胃口。”

二爷爷这话里有话,宋时夏和哥哥不吃都不行。

倒不是不爱吃,只是二伯爷家里就养了几只鸡,二奶奶特地杀了一只鸡招待他俩,这都是贵客待遇了。

宋时夏笑着道,

“干笋炖地锅鸡,锅边上再搭着烙好的饼蘸汤汁吃,我在城里也做这道菜呢。”

二伯爷从桌子底下掏出一瓶酒给俩人倒上。

“你小时候总是喜欢带着冬冬跑我家来,那时候家里穷,只能给你们吃点玉米饼子。”

“你哥每次找你们就会跑来我家院子里老鹰抓小鸡,后来你学精了就躲在床底下。”

宋时夏对这段记忆模糊,不过倒是记得原主经常带着弟弟蹭饭。

家里没什么粮食,要是能去别人家哪怕蹭个鸡蛋都能开心半个月。

可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穷,即便二伯爷是队长家里条件都只是比别人家多一斤玉米面。

所以宋时夏小时候就喜欢带着冬冬来二伯爷家蹭玉米饼。

“这锅上就是玉米饼吧?”

二奶奶揭开帘子进屋,

“我把电风扇抱来了,不然你们吃这个肯定热。这玉米饼子现在都敢大手脚放糖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不敢想。”

其实放在平时也不敢想,普通玉米饼子就是用来充饥的,咋还可能往里面放糖。

不过秋生跟他妹妹都有出息,不只是她家的贵客,更是整个宋家村的贵客。

宋时夏笑着道:“咱们村的生活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说不定再过三十年连穷人都没了,家家户户都是小康。”

这种日子宋国柱都不敢想。

“要是真有那一天,说不定大白面馒头能当饭吃。”

宋时夏笑了笑,宋秋生跟二伯爷碰了一杯酒。

“那肯定,我们做生意的时候去过对面小岛上,人家那有钱的人特别有钱,能娶四五个媳妇,穷人瘦的跟麻杆似的还要当牛做马。”

二伯爷被酒辣的皱着眉头,

“那是封建社会吧?”

宋秋生笑呵呵道:“不是,那里社会比咱们这发达,但穷人压根没一点活路,咱们这儿起码老老实实种地还能吃饱饭。”

宋国柱赞同点头。

吃过饭后,宋时夏和哥哥刚到家门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宋时夏不认识对方,对方一句话就让她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家门口站着一位头发乱糟糟穿着脏兮兮衬衫的中年妇女,身边是尖酸刻薄像的瓜子脸女人,以及看着很孬鸡窝头的男人。

瓜子脸女人见到宋时夏先是浑身上下打量一番,随后“切”了一声。

宋时夏被看的莫名其妙,宋秋生脸色变得不好。

中年妇女连忙拉了拉尖酸刻薄脸的女人,自己上前跟宋时夏打招呼,

“你就是宋时夏吧?我听说你考上了燕京大学,你认识陈娇吧?我家陈娇就在燕京大学,你能不能帮忙给我家姑娘带句话,就说她妈生病了,让她回来看看。”

这一连串话下来,宋时夏觉得这家门口被人踩脏了。

“你是谁?”

中年妇女尴尬道:“我是陈娇的亲妈,我们母女俩之间有点误会,麻烦你帮忙带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