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土豆泥虾球(第2/3页)

送走苏爱民,宋时夏替季教授撤掉客人的茶杯。

“你们聊什么了?”

季惟清揉了揉眉心,

“还是工作的事,说是要研制巨型高速计算机。”

宋时夏了然。

“你怎么说?”

季惟清看着她眼睛,“我服从组织安排,只是忙起来可能周六日才能回来。”

宋时夏并不觉得意外,反正每周都能见面,不需要天天黏在一起,双方有自己的事业为之拼搏蛮好的。

她冲他仰着脸笑,“我支持你的决定,等你们工作地点明确后我在附近买套房子。我知道你有宿舍,可我要是带孩子们探望父亲总不能去你工作单位,我也不想了解你工作内容,免得不小心泄密。”

季惟清把她拉进怀里坐着,

“不要担心,你不会泄密。”

宋时夏双手搭在他肩上,“我不去你单位,我以后会接触越来越多社会人士,我又不知道人家背地里是不是间谍,只能跟你的工作减少接触,免得连累你。”

间谍防不胜防,她就算再缜密也不可能把每个人看清。倒不如直接从源头杜绝,只要跟他工作没有任何接触,从她这下手也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季惟清沉默了半晌,终是无奈妥协,

“买房子可能不行,附近环境不好,你住不习惯。”

宋时夏反驳他,

“谁还不是村里出来的,有什么不习惯。”

季惟清无奈,只得带着她实地探查。老破小的城中村没有出乎她的预料,离得更近的另一边是荒地。

她指着空地:“你说我把这一片买了怎么样?”

季惟清失笑:“是要在这里建工厂吗?”

宋时夏脸上带着认真,“在这里盖房子啊,盖成外国公寓楼的样式卖出去,一楼当店面出售。”

季惟清叹息:“这片地方并没有任何竞争力,你想卖房子不应该选择这里。”

宋时夏一意孤行认定了这里,季惟清面上顺着她,但还是一直在劝说,

“要不盖成洋楼吧,就像我们学校的房子。”

宋时夏明白他的担忧,可惜不能明确告诉他这里以后会有地铁站,房价每平十五万。

她假装同意,背地里准备把工程交给哥哥,反正在四环盖房子稳赚不赔。很多高校都在四环或者四环外,科学院这一片的房价只会越来越贵,以后还会有附属小初高,妥妥的初代学区房。

季惟清知道她不死心,却也无计可施,两个人就这么心口不一的僵持。

时间很快到了录取通知书上门这天,她大概是第一个拿到自己录取通知书,还是胡校长亲自送来。

“没想到你选了药学,咱们学校医学部很厉害,你报考燕大绝对不会后悔。”

宋时夏捧着热乎的录取通知书,韩蓉来不及擦手从院子里跑出来,手上还沾着洗衣粉的泡沫。

“这就送来了?我儿媳妇太厉害了,这回你跟嫣然的升学宴一起办,必须得大办!”韩蓉看了眼通知书就匆匆回屋去看日历挑选日子。

宋时夏拦不住婆婆,对着胡校长无奈笑了笑。

胡校长笑起来胡子一翘一翘,“好事啊就该大办,你们学校都挂横幅了,我估摸着你们村都敲锣打鼓去你家庆贺了。”

韩蓉挑了个最近的良辰吉日,之前儿媳妇高考出分韩蓉就想给大办,这可是590分的高分啊!嫣然考了595,比她嫂子足足低了一百分,两个孩子都是家里的骄傲 。

要是没有儿媳妇帮助嫣然的分数估计也就480,之前家长会班主任就跟她提醒过,如果嫣然发挥不稳定估计还得再复读一年才能考上大学,能一次考上当然最好。

家里一次出了两个高考生,韩蓉俩小时没离开过沙发挨个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

宋时夏扶额,这次风头不出也得出了。

县城里来了一支队伍敲锣打鼓到了宋家村,全村人都出来看热闹,不知道这是发生了啥大好事。

宋父宋母正在厂子里打扫卫生,莫名被村干部们请到了大队坐着,还特地让夫妻俩换了一身衣服。

“二叔,这是咋了?”宋父低声询问二叔。

队长脸上笑出来褶子:“大好事啊,你家宋时夏是咱们县城今年的大学生,还是第一名,首都的女状元呢!”

按理说宋时夏不在本地高考,学籍转到了外地,但她之前在镇上念过书,所以也算是一份子。

今年县城高考没有人考上大学,只有几个筛选的时候被中专给录取了,可以去念免费师范。

所以才更要宣传宋时夏这位高考590分的女状元。

宋时夏考上大学,县城给宋家奖励了两百块钱,给发了一面锦旗,安排当地报社采访宋父宋母。两位老实的庄稼人不知道怎么回答,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好在宋冬冬及时回家才没让父母把老底都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