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杀猪菜(第2/3页)

“我记得咱们山上秋天的柿子特别甜,还有野生猕胡桃和苹果,咱们完全可以扩大范围丰富水果品类,像葡萄、苹果、樱桃、梨都能种。”

宋时夏举例自己在首都买水果有多不方便,她们村距离首都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要是等路修好估计能当天来回,但现在不知道政策,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把路修到小县城。

她又来了一剂定心针:“这事可以慢慢考虑,水果最少要两年才会挂枝结果,大家要是有想法可以先把地开垦出来。我是觉得咱们大队这么多人,咱们村又是两个村合在一起,万一别的大队想分一杯羹,短期时间还好说,时间一长人家也不乐意跟咱们一起赚钱。”

队长听完有点心动,他一开始还以为秋生跟他推辞,这么大的事问宋时夏一个小姑娘能干啥,没想到她嫁去城里这么有本事了。

宋国柱没有一口否决:“听说你在念书了,在大城市念书脑子就是好使。”他们村就得让年轻人多出去见见世面。

宋秋生没想到妹妹脑子里想的比他更周到。他之前没观察过村里能种水果,他也没想过种水果。种庄稼已经是村里最不需要成本就能快速回本的生意,他也知道肯定会面临其它大队想分一杯羹。

宋时夏继续慢悠悠开口:“咱们大队本来就姓宋的人多,人家那边也不承认是宋家村,但是村长姓陈,所以肯定避不开他们。前两年能赚到钱大家肯定没别的想法,所以我说咱们要给自己人找后路。”

季惟清帮着说道:“我跟夏夏一起去过山上,大队山脚下的土地确实适合种植水果。”

宋家村的优势在于他们这边更靠近山脚,尽管距离村口远,但是上山很方便。

有大学老师帮忙说话含金量可就更重了,宋国柱开始认真考虑。

“成,我先回去村里跟他们商量商量,要是他们不同意就咱们大队单独干。”

陈家村那边靠河,还有一条很长的水库,养鱼虾也不错,不过水产品运输成本大,宋时夏才不告诉他们这个门路呢。

等大队长离开,宋秋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咋看个土地都能知道种啥水果?”

宋时夏神秘一笑,当然是因为上辈子高中地理课讲过,北方适合种植耐旱的水果。

“哥,让你多读书,你不是报了夜校吗,都学了些什么?”

宋秋生为自己找借口:“夜校教的又不是种庄稼的知识,我只是不会种水果。反倒是你,没怎么下过地懂的还挺多。”

宋时夏摊手:“没办法,谁让我博学呢,多看书总没错。”

季源没听懂,但是不妨碍他给妈妈捧场。

“多看书没错!”

除夕当天,宋春夏骑着自行车载着年礼回家。

“今儿去山上祭祖,我回来上香磕完头就得回家。”

宋母接过东西埋怨:“杀猪那天咋不回来?提前托人给你捎了口信你都回来吃肉。”

“妈,前几天生意,你都不知道我们去火车站赚了多少!”

宋春夏压低声音,

“三天赚了30块钱,一天赚了十块钱!”

宋母拍拍胸口:“火车站人有这么多?”

“我去打听了,火车站过年给停车,从外面回来的人都能从咱们县城火车站下车,可惜只有过年这段时间,年后就不行了。”

刚下火车的人闻到麻辣烫的香气就忍不住询问,一问价格就更想试一试,五分钱就能吃到肉串。而且一份面两毛,不限量吃到饱为止,还能让老板给浇上麻辣热汤。

这么冷的天气,一份鲜香滚烫的麻辣烫摊子就在路边摆着,哪怕是本地人都受不了这香味。

宋春夏之前在供销社工作的时候人缘就很好,顾客都喜欢在她的柜台买东西,知道她辞职摆摊后很照顾她的生意,也算是小摊上第一批老顾客了。

听说姐姐年前几天赚了一个月的工资,宋时夏由衷替她感到高兴。

“可惜咱们县城太小了,要是去市里火车站肯定更火爆。”

火车站的客流量不容小觑,尤其火车上餐饭很贵,很多人都是饿着肚子下车,刚下车就闻到麻辣烫的香味谁能忍得住?

宋春夏心中意动:“你说我跟你姐夫去市里开店咋样?”

宋时夏并没有第一时间赞同,

“姐,我觉得你需要冷静下来考虑。火车站客流量大,生意肯定会更好,可你们在市里人生地不熟,毛蛋上学怎么办?”

宋春夏的热情熄灭一半,

“你说的没错,我是该考虑清楚毛蛋上学的问题。妈应该跟你说了你姐夫大伯的事,我问了一下,要是打官司胜算不大,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偷家里的钱跑了,所以就算败诉也得把房子分他一半。我看到他那个大伯就嫌糟心的慌,每次来家里连吃带拿跟个土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