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麻辣烫(第2/3页)

宋时夏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可能是结婚后人就会变得成熟稳重,毕竟从孩子变成了大家长。”即便壳子外面的人一模一样,敏锐的小孩总会察觉到变化。不过宋冬冬以为是她实现了当城里人的愿望才脾气变好,变得温柔爱笑。

汽车离开村里,在村里留下了不少讨论的话题。

大队倒没人说闲话,当初帮忙找过原身的人都被宋家两口子亲自上门道过谢,拿了人家的赔礼不好在背后说闲话。

但别的大队总有几个长舌妇每天坐在村口唠闲话,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同一个村两个年轻小姑娘嫁给二婚男人。

“要我说还是小夏嫁得这个男人看着更靠谱像文化人。”

“得了吧,你是看上人家开小汽车,哪是人靠谱,你又没跟人说过话。”

“去去,小汽车是宋秋生借来的车,跟人家没关系。”

“再没关系人家会开小汽车就证明有车,没车的人怎么会开小汽车?”

“你俩吵什么?说不定是司机呢。”

有人压低声音:“还真不是司机,我去她们大队打听过,说是大学老师。”

“那不是跟陈娇嫁的对象一样?你说这些大学老师怎么都喜欢二婚娶年轻姑娘?”

“霍家老太太说了,大学老师每月工资一百多呢,我要是年轻小姑娘也愿意嫁。”

“这么多啊!难怪呢。你们说宋秋生打工一毛钱没赚到又出去做生意,难不成宋家这回要飞黄腾达了?”

“没准有戏,这次他一个人打拼没有人拖后腿,都赖你们大队姓黄的母子俩把我们其他几个大队的年轻人害惨了。”

当初被宋秋生的竞争对手收买的同村人就是他,他大赚一笔后接了亲妈去享福。正是因为他的孝心才被宋秋生等人发现不对劲。对方会拍马屁一直跟在大老板身边当小弟,创业失败回村的年轻人恨透他了。

这场闲话随着大队长家的婆娘出面被制止,传到宋时夏耳中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宋春夏大清早就喊上丈夫一起去中医院去买药,她在家里提到妹妹今天要路过,老太太就提着篮子去买菜了。

老太太眼里宋秋生和宋时夏都有出息,宋冬冬虽说还看不出来但打小就脑子灵光,这一家兄弟姐妹说不定以后真的能飞黄腾达。

她不求太多,到时候能拉扯毛蛋跟他爹一把别让父子俩混得太差拖后腿。

来到姐姐家,宋时夏没有多余的闲话直奔厨房。

“姐,你跟姐夫都来,俩人一起学。”

时间有限,吃了这顿就得马不停蹄继续开车赶路了。

宋时夏把配料全部调在一起。

“我一共教你们做两种,配料比例一定要牢记,死死记在心里最好不要写出来。”

老太太站在厨房门口。

“小夏啊,我能听不?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做饭手艺不如我。”

宋时夏点头:“大娘,那你就进来一起看着吧。”

她挑着药材配料:“眼下入秋了,这个麻辣烫正适合秋冬天,还有我特制的卤水,一年四季都能卤菜,保证你们尝过就知道。”

老太太没听过麻辣烫,但知道卤水,得知是自己会做的东西心里有了底。

宋时夏动作很快,一边做一边教导,把配料调料精细到克重。

“最开始你们把握不好味道就弄杆小秤自己称,后续按照顾客的口味调整,到时候就是你们自己的独门秘诀了。”

宋春夏跟老太太如临大敌,牢牢记着每个步骤,孙国强下厨不是强项,连忙拿着本子记录数据。

他解释道:“等我们多做几次熟练了就把这张纸烧了。”

宋时夏没反对。

一锅卤水煮沸,旁边灶台的麻辣烫锅底也飘出了香味。

宋时夏没在家做过麻辣烫,主要是嫌备菜麻烦。

老太太嗅着鼻子:“我滴乖乖,这味道把人香迷糊了。”

不只是厨房里的人不断分泌着口水,客厅里坐着的宋秋生也不好受。

他跟妹夫的话题从国际形势变成了讨论厨房在做什么菜。

“这肯定又是我妹弄出来的好吃的,闻着像火锅。”

“你真有福气能天天吃她做的饭,我妹随手炒碗蛋炒饭都比我做得好吃,她以前在家做饭都没这么好吃。”

宋秋生离家几年回来对妹妹的厨艺感到陌生又惊喜。以前妹妹在家经常做饭,但顶多就是不难吃中等水平,偶尔发挥好,没想到她在家做饭把厨艺练出来了。

季惟清回想到领证那天自己吃过的一碗鸡蛋面,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一顿晚餐。

麻辣烫锅底煮出来,剩下的步骤需要夫妻俩亲自上手操作。

“下菜你们熟悉吧?先下不容易煮熟的荤菜慢慢煮,素菜留在后面烫过就能吃。”

宋时夏又讲了不少技巧,比如给所有菜串上签子,虽说买签子需要投入成本,但节省顾客的时间还能方便计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