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五仁月饼(第2/3页)

季惟清不赞同:“我带了钱。”

宋时夏想到应该是婆婆教他的:“那行待会你付钱。”

有小汽车来镇上就跟顶流出名后回村的效果有一拼,路人不认识都要多看两眼,包括从汽车上下来的人都被议论纷纷。

宋时夏通通无视。她正在百货商店给家人挑布料,不知道尺码没敢买贴身衣服。乡下大多数人会做衣服,她从记忆里根据大致身材给父母各买了一套大码纯棉睡衣,给弟弟买了时兴的皮夹克。

这点东西就花了两百多块钱。还真不是夸张,一件皮夹克就要150块钱。

其实衣服在沿海城市没这么贵,奈何信息落后,人家都是利用信息差做生意,站在风口上哪怕是猪都会暴富。

衣服贵也得买,她总不能为了买一件外套跑去沿海城市进货。况且宋秋生也做过服装生意,结果呢,有人脉都被自己人害惨了,生意不是谁都能做。

她本来不打算买只是多看了一眼,季惟清就让售货员给装上,说上次来没见到弟弟很遗憾,见面礼送得贵重表达心意。

她一听就知道是婆婆亲自教的,难为他一字不落记下来。

皮夹克的价格在那,显得剩下的礼品价位正常多了。一瓶五块钱的五粮液、八块钱的茅台酒、一条中华烟,这几样都属于高档货要烟酒票,偏偏季惟清还都带了。

宋时夏给大姐挑了的确良衬衫,一百三十斤以内都能穿;又买了几斤红糖和白糖还有十斤猪肉,季惟清总算停下了。

夫妻间闹得小别扭抛之脑后,两个人手上拎着大包小包。

“这下够了吧?我家过年都没花过这么多钱买年货。”

谁知季惟清不太满意地说:“你和你哥的东西还没买。”

宋时夏连忙摇头:“我就不用了,我哥他更不需要。”

季惟清趁她不注意买了一块手表:“妈让买的。”

她还能怎么办,买都买了:“上车吧,仅此一次,下次别送这么贵的礼物了。”

“宋时夏?是你吗?”一道很惊喜的声音喊住她。

宋时夏刚放好东西,她转身。

对方看起来一副斯文的文化人样子,还戴着眼镜。

她实在找不到关于对方的记忆。

“你是?”

对方脸上的笑容一滞:“我是吴天磊啊,跟你初中同班同学。”

这都过去多久了,难怪她一点印象没有。

宋时夏笑容尴尬又不失礼貌:“原来是你啊,好巧。”原身一点印象都没有。

吴天磊却是很兴奋:“当初咱们还约好一起考大学,后来你去哪了?”

宋时夏故意装作很失落的样子:“我...我没上学了。”所以大家不是一路人了,就不要尬聊了吧。

谁知对方更起劲了,还满脸担忧:“你是不是家里有困难?我记得你还有个弟弟,是不是你父母让你嫁人?”

宋时夏硬着头皮答:“对,我结婚了,我已经二十多岁了,上学也没用,不如嫁人做贤妻良母。”她都把自己表现得这么庸俗了,快狠狠失望然后甩袖离开。

“你不能这么想,即便结婚也可以继续考大学。当初我成绩一直被你压过一头,后来还不是考上了师范大学,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了。”

谁来救救她,难道这人就是为了劝她重新上学吗?大哥。真的不熟。

“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是算了,我准备生孩子,孩子五岁前都离不开大人照料。”这么说总没有理由再劝她了吧?

吴天磊却说道:“我知道你肯定吃了很多苦才有这种想法,但是想靠孩子拴住一个男人的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得提升自己才能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宋时夏傻眼,所以他的目的是什么?劝她离婚吗?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她敷衍三连准备速战速决。

吴天磊兴致勃勃:“你家住哪?之前你没告诉我,不然我就把我的课本给你了,凭你的脑子肯定能考上师范大学,说不定咱们还能一起当同事。”

季惟清终于忍不住打开安全带下车。

“夏夏,该出发找你哥了。”

吴天磊指着季惟清道:“他是谁?”

宋时夏拉开车门:“我丈夫,我这次是中秋节回家,我嫁去首都了。”

吴天磊呆愣地看着汽车离开,心里说不出来什么滋味,对宋时夏失望至极。

宋秋生上车后惊呆了。

“我就去看了个朋友,买了瓜子花生和水果糖,你俩买这么多回去过年啊?”

宋时夏替季惟清解释:“他上次来咱家没准备东西,这次是被我婆婆耳提面命交代过补上礼数,喏,你也有。”

宋秋生有一块手表,80多块钱买的,他平时都不怎么舍得戴,生怕磕碰坏了。妹夫送的这个表他认识,要120块钱。

“这表贵重了,我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