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枣泥月饼(第2/3页)

小孩子的心思脆弱敏感,父亲经常出差只能常年寄养在奶奶家和姑姑家,哪怕是最亲近的家人也是寄人篱下。他们好不容易有了妈妈,是最开心幸福的小孩,他们不理解回家探亲的意思,只知道妈妈要出远门了。

以前父亲出远门就有幼儿园的坏孩子说出远门的意思是爸爸不要他们了。他和弟弟盼了好久好久才终于等到爸爸接他们回家,不想又没有妈妈了。

季阳抓着爸爸的衣服:“那你们要早点回来,我跟弟弟会想你们。”

季惟清摸摸他的脑袋,缓声道:“会的,她一直都会是你们的母亲,不要担心。”

季阳伸手:“我们拉钩。”

季惟清配合地伸手。

隔壁家。

宋时夏坐在小板凳上,冯婶坐在压水井边上搓洗着衣服。

“是该回家了,你结婚这么久一直跟家里写信,也该回去看看亲爹妈,这天下远嫁的女儿哪个父母不操心啊。”

宋时夏苦笑:“可不是,自己当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难处。”她还只是后妈就整天为两个孩子上学的事担心,生怕他们受欺负,好在兄弟俩同班能互相照应。

“你孩子怎么办?这么小就出远门吗?”

“让他们爸爸照顾,我一周就回来了。”

冯婶坏笑:“季教授刚回来你就让人独守空房啊。”

宋时夏无奈叹气:“他才不会闲着呢,书房的资料和论文够他消遣了。我有时候就在想,一个教授怎么能忙得周六日还要写论文,我从来没见他有过别的娱乐活动。”

冯婶擦掉手上的泡沫:“我家老谢就很闲,虽说每天回来的晚,但他不加班的时候就佷闲,还能跟我侄儿约着去钓鱼。”

宋时夏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不了解教授具体要做什么,只知道教授代表着专业领域很强,还真不懂为什么要一直写论文。

她只能随意猜测:“可能是领域不同,谢教授研究文学和历史,说不定忙起来的时候就是有什么考古大发现呢。我家季教授的领域我是猜不透了,这大概就是住大房子的代价吧。”

冯婶哈哈大笑:“说不定你家季教授的研究领域就是一直写论文呢,我家老谢要是能去考古他肯定得高兴坏了。”

俩人唠了一会儿,敲定做月饼的时间。宋时夏让她不用准备东西,人来就行。冯婶家里人少,买月饼也就是两包的份量再加上她侄子一家人,顶多三包月饼。宋时夏想给亲朋好友都送点,说白了就是让冯婶过来帮忙干活了,给钱伤和气,不如让冯婶节省买月饼的钱。

月饼以甜口为主,唯一的咸口大概是咸蛋黄,肉馅月饼是宋时夏接受不了的异端。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喜欢五仁月饼,她不喜欢吃五仁,但是得安排上。

季惟清出门寄了一封跨洋的信,因着他如今的重要程度,信件被打开放在某领导的桌上。

他看了两遍还是没看明白,于是给季学崖打电话。

“你儿子往外面寄了一份信...”

“什么?!他发出去什么内容!”季学崖从疑惑到暴怒不到三秒钟时间。

“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他请外国同学汤姆帮忙购买微波炉和烤箱。”

暴怒的季学崖:“烤箱?微波炉?他就写了这个?”

“是啊,我就问问是不是你媳妇让你儿子写的信,不然我想不通啊。”

季学崖冲着院子里喊人,韩蓉急匆匆进来,手上还沾着水。

“咋的了,跟谁打电话吵起来了?”

季学崖质问:“你让老三给你买洋玩意了?”

韩蓉一头雾水:“我打电话那是老三要陪小宋回老家过中秋,我没让他给我买东西啊。”

季学崖挥挥手:“行了,没你事儿了。”

“简直莫名其妙。”韩蓉嘀咕着出去。

“既然没啥问题你们看着处理吧。”

领导迟疑了半分钟还是打了批准,他倒要看看这俩玩意有多稀奇,还特地从外国买。

宋时夏对即将到来的惊喜毫不知情。

她已经做好了馅,咸蛋黄、五仁、玫瑰冰皮、枣泥和奶黄流心以及水果馅。

冯婶过来后调侃:“你包粽子弄肉馅,包月饼弄个咸蛋黄,真是稀奇了,不知道你这脑瓜子是怎么想出来的口味。”

“送礼不就是图稀奇和好味道,要是都一样我干脆买两包月饼不就好了。这不是我想的,我也是听说外面的开放地区就这么吃呢。”

冯婶赞同点头:“就冲你弄得这馅我闻着都馋了,也不怪人家会吃。”

宋时夏小时候吃的月饼都是中式月饼,外皮酥香掉渣,更像中式糕点。长大后才知道月饼能那么好看有那么多口味,金灿灿的月饼格外精致,上面还有花纹和字样。

她这次做的就是这种月饼,拿去送礼很有面子。

一模一样大小的月饼铺了满满一餐桌,今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凑合吃月饼。小家伙们和隔壁的孩子都挑着枣泥和水果馅的吃,因为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