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玉米馒头(第2/3页)

宋时夏只是诧异他竟然会主动关心她。

难道真像书上说的,水乳交融是感情升温的关键?

她很感激他帮忙换走了那碗鸡汤,婆婆可能觉得油越大越滋补,心是好心,只是她不太喜欢喝油腻的汤。

“你今天没去上班?”

季惟清:“最近给我们放假,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宋时夏人不生地不熟,她哥哥这几天出门估计都把周边环境摸清了。

“没什么想去的地方,我哪都不认识,你能不能带我在学校里逛逛?”

“可以,你的身体…”

“没那么难受,只是走路有点别扭。”宋时夏属实是不知道害羞两个字怎么写,放在一般女孩身上都要害羞的脸红了,她还能一本正经在饭桌上跟季惟清讨论。

季惟清也没觉得不对,他在外留学接受过西方教育,没觉得她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韩蓉带着两个孙子出门找老朋友叙旧,特地把家里的空间留给了小两口。

张婉清在办公室接待她。

“你上一次来办公室找我是什么时候?今儿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这不是我儿子跟小宋都在家吗,我怕年轻人不自在,就带孩子出来逛逛。”

“你这婆婆当的可真够贴心,别人当婆婆看到儿子亲近儿媳心里会难受。”

“我难受?你也不看看我家老三多大了?他都快30了才娶上媳妇,他跟小宋粘在一起我都不反对。”

张婉清笑着:“男人30岁又不老,更何况他是教授,燕大数一数二的人才。阿清之前不是找不到,人家眼光高着呢。”

韩蓉深有同感:“是啊,看到小宋我才明白,我之前一点都不了解老三。”

“小宋是个好姑娘,虽说学历低了点,但放眼望过去没几个人能配得上阿清的学历。”

韩蓉不在意:“他娶媳妇又不是给孩子找家庭老师,哪用得着多高的学历,会认字算账就行了。”

说到孩子,韩蓉想起来。

“对了,你女儿肚子还没消息吗?”

张婉清提到女儿就忧心。

“没有,医生说是早些年受了寒,子宫孕育艰难,就算怀上也容易小产。这都结婚几年了还没动静,我是真担心。”

韩蓉之前就在医院上班:“要不去别的地转转,看有没有靠谱的中医调理。”

张婉清无奈摇头:“药没断过,中医换了好几个,有名的大夫我们都找了,她底子太差,是易流产体质。”

韩蓉跟张婉清是好友,女儿结婚多年不孕不育一直是她的心病。

……

宋时夏喝完鸡汤又吃了两块玉米馒头,玉米味很浓的馒头好吃。

季惟清自觉收拾碗筷去厨房清理。

宋时夏惬意地揉着肚子,这就是她喜欢的躺平生活啊。

“我带你去散步。”

宋时夏冲他伸出手,季惟清小心翼翼拉着她起身。

尽管他脸上看不出内心情绪波动,但宋时夏能感受到他不排斥两个人亲近。

季惟清带她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宋时夏感受着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总觉得空气都带着书卷的香气。

她记得自己高中退学前拿助学金和奖学金双份奖励,免除学杂费还能领学校的补贴,不用让奶奶花一分钱。

后来她太缺钱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去世,可能会面临交不起学费的困境,对一个15岁的女孩而言前途一片黑暗绝望。

她迫切想赚钱,如果有钱奶奶得的病就不会拖那么久,都是没钱的错,灵泉空间出现后她果断退学。

其实她心里有点遗憾没有亲自参与高考和大学生活。

重读高中就算了,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35点放学的日子比上班都辛苦。

如果有机会,她倒是想体验一次大学生活,前提是她能考上大学。

虽说她为了做生意找家教自学了几国外语,但是数理化忘得一干二净,把解析几何放她面前估计都不会做。

季惟清是沉默寡言的性格,宋时夏并不在意他话少。

两个人并肩而行,宋时夏跟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有在校园你侬我侬,溜达一圈似乎到了教学楼。

季惟清这两天休假,但学校的大学生们还在上课。

不少学生见到季教授主动打招呼,实则好奇地偷看他身旁的宋时夏。

宋时夏看起来跟他们差不多大,学生们猜她要么是别的专业同学,要么就是新老师。

没人往季教授的妻子身份联想。

在学生们心里,季教授喜欢的应该是一丝不苟的类型。

季惟清见她很受欢迎,还有男同学上前搭讪,他故意拉近距离。

“你想去图书馆吗?”

宋时夏求之不得:“好啊,图书馆能把书借回去吗?”

季惟清从兜里掏出东西。

“教师证或学生证可以办理租书卡。”

宋时夏对他莞尔一笑:“那我用你的卡租几本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