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他也不过如此(第2/5页)

宋老夫人长松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贺鸣垂首,言语打探几回,宋老夫人和宋瀚远竟是对“放妻书”一无所知,贺鸣心中疑虑渐生。

宋瀚远狐疑侧目:“可是有事?”

贺鸣沉吟片刻,而后摇头:“并未,只是在想翰林院的事。”

宋瀚远清清嗓子,背手穿过乌木长廊:“你才回来,还是在家多歇息才是,莫累坏了身子。”

贺鸣低声:“是。”

……

转眼七夕将至。

府中上下灯火通明,林中彩带随风飘扬,金桂满枝。满园花团锦簇,珠围翠绕。

自贺鸣洗清冤屈后,圣上念他遭奸人所陷害,在诏狱受尽委屈,特让人赏了好些珠宝玉石。

流水似的赏赐流入宋府。

宋家虽富甲一方,然圣上赏赐,自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人人都道新科状元苦尽甘来,皇恩浩荡。

丫鬟婆子双手捧着漆木茶盘,穿过影壁,人人眼中带笑。

“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那般好看的珍珠。我听二门上的人说,姑爷好像快要升官了。若非陛下这些天病着,怕是升官调任的旨意早就下了。”

“若是调任,少夫人会不会跟着一起?倘或是江南富庶地还好,可若是西北,那还不如留在京中好,少夫人本就体弱,哪里能受得那些苦楚?”

“说起来,少夫人同姑爷成亲这般久,怎么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若是有个孩子傍身……”

“主子家的事,何时轮到你们多嘴了?”

身后骤然响起白芷凌厉的一声,小丫鬟齐齐福身,忙道不敢。

白芷冷着脸训斥:“再让我抓到你们在背后乱嚼舌根,我定上报老夫人,把你们都发卖出府才好。”

小丫鬟瑟瑟发抖,连连跪地求饶。

满园悄然无声,秋风乍起,廊檐下金丝藤红竹帘晃动。

宋令枝坐在窗下妆镜前,对镜描眉画眼。

白芷气势汹汹掀帘而入。

宋令枝粲然一笑:”怎么今日气性这般大,都快赶上秋雁了?”

秋雁垂手站在宋令枝身后,撇撇嘴,为自己喊冤:“奴婢可不敢,少夫人可莫要乱说。”

白芷轻声:“少夫人心善,可府上的下人未免也太张狂了,竟连主子的话都敢编排。”

贺鸣公务繁重,时常在翰林院忙至半夜才归家,有时还会宿在翰林院。

府中下人见久了,难免会生出些闲话来,说贺鸣是在外面养了人。

宋令枝皱眉:“……还有这起子事?”

白芷福身:“若是我们家的家生子,倒还知道规矩,可那些京中买来的,未免不知好歹。”

宋令枝淡声:“下回再有人说,直接发卖出府便是。若是祖母问起,就说是我的话。”

白芷笑着颔首:“是。”

言毕,又笑着上前,从宋令枝手中接过螺子黛。

“还是奴婢替少夫人描眉罢。”

通透铜镜映出宋令枝一张姣好容颜,薄粉敷面,白璧无瑕。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簪挽着三千青丝,耳垂上缀着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白芷捧过靶镜,递到宋令枝手上:“少夫人瞧瞧,可还有哪里不好?”

镜中人明眸皓齿,唇不点而红。

白芷双手端着锦匣,笑着揶揄:“这是先前姑爷送的口脂,奴婢想着今夜花好月圆……”

一语未落,白芷和秋雁齐齐笑出声。

宋令枝恼羞成怒:“刚刚还说府中下人没规矩,我看你才是最没规矩的那个!”

三人闹成一团。

嬉笑间,天色渐暗,落日西沉。

霞映满园,宋令枝扶着白芷的手,款步踏入园中,踮脚往外张望。

贺鸣还未回府,仍在翰林院。

白芷双眉轻拢,低声嘟囔:“这掌院学士也真是的,七夕还不让姑爷早归。”

宋令枝侧目凝眸:“公务要紧,自然耽搁不得。”

她挽起唇角,“罢了,我们去翰林院等便是,省得贺哥哥跑这一趟。”

长街熙攘,彩灯玲珑满目,珠宝争辉。

许是七夕佳节,街上年轻男女众多,衣裙窸窣,华衣锦衫。

长街水泄不通,七宝香车举步难行。

宋令枝命车夫靠边停下,扶着白芷和秋雁的手踏上青石板路。

“翰林院离这不远,走着去,兴许还能比马车快些。”宋令枝道。

白芷轻声细语:“是这个理,只是少夫人今日穿的双色缎孔雀线珠芙蓉软底鞋,怕是不好走路,这鞋遇水容易打滑。”

宋令枝不以为意:“这几日不曾下雨,街上哪来的水?”

遥遥瞧见前方有家卖着灯笼的小铺,宋令枝眼睛笑如弓月。

“先去那瞧瞧罢,我瞧着门口那盏掐丝珐琅海棠灯笼倒是做得极好。”

白芷笑着附和:“少夫人喜欢,奴婢去买来就是。”

宋令枝温声:“只怕主人家不肯割爱,我随你一起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