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沈砚从未这般厌恶“臣妇”二字(第3/5页)

心口又一阵疼,沈砚握拳掩唇,轻咳两三声。

岳栩垂手侍立在下首,他低声:“属下不敢妄言,宋姑娘的原话便是如此。”

秋雁自以为院中无人,便无人知晓她和宋令枝的话,殊不知宋府上下从始至终都在沈砚的眼皮底下,暗卫无处不在。

雪浪纸铺陈在案上,沈砚握着白玉套青金石螭龙纹毛笔,漫不经心在纸上作画。

“她倒还算有几分机灵。”

岳栩垂首敛眸,暗松口气。沈砚果真待宋令枝与旁人不同,听见宋令枝说他不讲理,竟还能笑出来。

沈砚缓慢抬眸,深色的一双眼睛波澜不惊,平静似秋波,分不清喜怒哀乐。

“只是,你何时也学会先斩后奏了?”

岳栩急急跪在地上:“陛下恕罪,事发突然,属下收到消息的时候,刑部尚书已到了宋府,属下担心他伤到宋姑娘……”

沈砚眸色一沉:“他们碰上了?”

青玉扳指在指尖轻轻拨动,沈砚一双眸子沉沉晦暗:“暗卫就是这么做事的?”

岳栩伏首跪地:“陛下息怒,此番刑部尚书自作主张,且当时宋姑娘并不在府上。刑部尚书玩忽职守,属下如今已将人扣下。”

沈砚轻描淡写:“一个酒囊饭袋罢了,死不足惜。”

贺鸣前脚出事,刑部尚书后脚就上门落井下石,简直愚不可及。

眼眸低低垂着,沈砚目光落在案上未完的丹青上,忽而道。

“……他同宋令枝说什么了?”

……

一连多日,宋府上下愁云惨淡。

宋瀚远愁容满面,背着手在书房来回踱步。

京城上下,能找的人宋瀚远都找了一遍,可无一人敢收他的银子。

紫檀漆木案几上供着炉瓶三事,宋瀚远忧心忡忡:“这都第几日了,再拖下去,兴许母亲那边就真的瞒不去了。”

“……瞒我什么?”

廊檐下,宋老夫人拄着沉香木杖,在宋令枝搀扶下步入书房。

宋瀚远起身行礼:“见过母亲。”

宋老夫人冷笑,木杖在地上发出沉重声响:“我可不敢受你的礼,家里出了这般大的事,你居然还想着让枝枝瞒我?真当我老糊涂了不成?”

宋瀚远拱手跪地:“母亲息怒,儿子绝不敢欺瞒母亲,只是母亲大病初愈,倘若有个好歹,儿子又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宋老夫人嗤之以鼻:“少拿那些来糊弄我,什么大风大浪我没见过。说说罢,贺鸣这孩子得罪谁了?我听枝枝说,是和旧太子一党有关。”

沉香木杖攥在手上,宋老夫人双眉紧拢:“那诗集是贺鸣誊抄的,便是那诗不是他所作,也难逃干系。”

宋老夫人双眉拢紧,“只是这孩子才入京,往日又是个谨慎细心的,若说得罪了谁,倒也不像。”

宋瀚远唉声叹气:“母亲说的,儿子都想过了。只是如今圣上重病,此事大理寺一日不审,贺鸣就要在里面多待一日。”

且那日刑部上门匆忙,贺鸣书房的手稿都被带走,如今人也关在诏狱。

宋瀚远轻叹一声:“儿子寻人要来那日赏花宴的宾客名单,那日三鼎甲都在,可唯有贺鸣和明家的公子被带走了。”

宋令枝轻声:“我听明夫人道,那日赏花宴,为图新鲜有趣,所赋诗词都不曾署名。”

如此一来,连那诗是何人所作都不知。问了宴上其他宾客,众人口径如出一辙,不是说记不清了,就是说自己当时吃醉酒。

无人敢趟这浑水。

宋令枝皱眉:“贺哥哥当日在宴上,若是能见上他一面……”

宋瀚远横眉立目:“万万不可,他如今关在大牢,若是让人发现你……不妥不妥,为父寻别人过去,这事你别管,安心在家待着便是。”

宋令枝抬首:“他是我的夫君,我怎么可能不管?且若非亲近之人,父亲以为贺哥哥会说实话吗?”

宋瀚远迟疑:“这……”

窗外阴雨绵绵,烛光跃动在缂丝屏风上,屏风上仙鹤展翅,似要翱翔上空,昏黄光影缀在仙鹤羽翎上。

宋令枝一双眸子决绝果断,映着点点烛光。

宋瀚远心系贺鸣,又担忧宋令枝。

宋令枝不慌不忙:“父亲,若贺鸣出事,我们宋家也脱不了干系。祖母父亲如今年事已高,倘若我仍如从前那样,事事活在父亲祖母的羽翼下……”

宋瀚远拂袖,仰身长叹:“你才多大,我在这家里一日,就能护你一日。”

宋瀚远转而朝宋老夫人道,“母亲,你往日最疼枝枝了,想来你也同儿子一样……”

宋老夫人沉稳从容:“枝枝说得不错,我们是该放手了。”

宋瀚远大吃一惊:“母亲——”

宋老夫人摆摆手:“让她试试也好,若真出了什么岔子,家里还有你我兜着,可若有朝一日我们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