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沈砚,我最后悔的是没将你拉下海(第4/5页)

“不必。”沈砚声音不冷不淡,“朕亲自去。”

马车驶出城门,约莫行了十里路,入目荒芜凄冷,雨雾落在村庄之上,细雨摇曳。

许是下着雨,庄稼上空无一人,唯有榕树下三三两两坐着几个小孩,手中拿着一把干杂草,兴致勃勃递到老先生前。

“先生先生,这可是五指毛桃?你说过可以煲汤的。我想带回家给我娘亲,让她煲汤给我吃。”

孟瑞哈哈大笑,满是皱纹的一张脸笑出褶皱,他连连摇头。

“这是杂草,哪里是五指毛桃。”

孟瑞两鬓斑白,他佝偻着身子,自由洒脱,也不撑伞,任由雨丝滑落肩头。

”你若带着它回家,只会挨你娘的骂。”

小孩眼中难掩失落,讪讪垂下脑袋,复扬起脸,干瘪瘦巴巴的手指指着村口河边的一辆马车,连声惊叹。

“好漂亮的车子,和年画上的一样。”

孟瑞狐疑往后望,一双浑浊眼球模糊不清,他颤巍巍直起身子,目光透过氤氲水雾。

孟瑞半眯着眼睛,只见一人撑伞从马车走下,长身玉立。

竹骨伞轻抬,伞下那双凌厉如墨的眸子和记忆中如出一辙,孟瑞吓得一惊,双手掩面,随手抄起一个小孩往回走。

到底还是晚了一步。

岳栩毕恭毕敬:“孟老先生,我家主子有请。”

孟瑞怀中的小孩扬起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怯生生道:“不是孟老先生,先生是我们的教书先生,他不姓孟。”

岳栩不为所动。

孟瑞无声长叹,招呼着几个小孩回家去,只身跟着岳栩行至村门口。

“草民见过……陛下。”

眼前这张脸熟悉又陌生。

孟瑞上回见到沈砚,他还躺在榻上,面容孱弱惨白,奄奄一息。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孟瑞拱手作揖:“陛下如今得偿所愿,老身一介草民,只想安稳度日……”

“想躲在西野村,一辈子教书育人,做个闲云野鹤?”

竹骨伞下,沈砚声音冷冽,面上无多余的情绪。

孟瑞心中一梗:“陛下既然知晓,为何今日还……”

他缓缓低下脑袋,不敢直视沈砚望过来的视线。

沈砚神态自若:“朕记得,你离宫前,曾说会帮朕想出解毒之法。”

孟瑞低声:“草民确实说过这话,如若陛下需要,草民定当殚精竭虑,为陛下效忠。”

孟瑞双眼决绝,“草民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这事之后,陛下能放草民回西野村,做我的教书先生。”

河水急湍,混着雨声,汩汩在沈砚眼前经过。

水面涟漪渐起,映照着满天阴沉昏暗的天幕。

沈砚声音极淡极淡。

“朕不需要你救。”

孟瑞不解其意,瞪圆双目:“那陛下是想……”

孟瑞只答应沈砚救一人,他还以为那人一定是沈砚自己,不想竟另有他人。

沈砚轻声:“孟老先生若是能救活她,日后自可以做你的教书先生,朕绝不踏入西野村半步。”

孟瑞脱口而出:“……若是不能呢?”

沈砚面无表情:“孟先生觉得脚下之地如何?”

沈砚声音轻轻,冷眼睥睨,“适合……长眠吗?”

孟瑞双足一颤,俯首跪地,“草民谨遵圣旨。”

他悄悄抬眼,目光越过双手,悄悄打量沈砚:“陛下要帮的那人,可是日后的皇后娘娘?她是……陛下的心上人?”

……心上人。

青玉扳指轻在指尖摩挲,沈砚沉着脸,忽而想起宋令枝对自己的避之不及,宁愿四处寻人帮忙,也不愿求自己一声。

指骨泛白,沈砚眸光一寸一寸变冷。

孟瑞狐疑:“若真是陛下的心上人,陛下,可要草民……”

“孟瑞。”

嗓音阴冷,沈砚垂眼冷睨,“你若是想今日长眠,朕可以成全你。”

孟瑞大着胆子:“那她……”

沈砚眼中冷峻,一字一字:“她不是。”

孟瑞怏怏闭上嘴。

……

……

雨霖缠绵的京城,不见一点亮光。

宋令枝又在宋老夫人榻前守了整整一夜。

榻上的老夫人病入膏肓,风烛残年,满头银发散落。

秋雁轻声对宋令枝道:“姑娘,老爷已经备下马车了。”

如若宋老夫人在京城长逝,棺木也是要抬回江南的,一应后事,宋瀚远都找人打点好了。

宋令枝双目垂泪,她强忍着心中的悲伤:“你去、将我的妆匣取来。”

宋令枝莞尔,眼睛弯弯,“祖母以前最是爱美爱俏了,若是知道自己今日这般……”

泪珠滚下双颊,宋令枝泣不成声。

榻上的宋老夫人面黄肌瘦,哪里有平日半点的精气神。

宋令枝颤巍巍从妆匣取出簪花棒,手指颤抖,差点将妆匣摔在地。

秋雁忙忙伸出扶住,她眼中亦是溢满泪珠:“姑娘,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