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7页)

何信几人齐刷刷看向胖兔子跑走的方向,立即顾不上挖草药了,直接飞奔向了兔子,试图抓住它:“快点来帮忙啊!”

程冬冬等人也追了上去,一时间林子里一片鸡飞狗跳。

“你们小心一点。”白苏笑着望着众人的背影,然后拉着师兄一起跟了上去,两人穿过长满了贝母、知母的的斜坡边,跑到了长了不少艾草的溪边。

到溪边后,兔子就消失不见了,众人望着河边茂盛的草丛,拿着棍子敲敲打打着,“野兔子跑哪里去了?”

“去这边看看?”江木通指着右边的方向。

几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一下子便被挑动了探险心,立即朝右边搜索起来。

“一群幼稚小鬼。”白苏看着周围潮湿的环境,还是提醒大家小心蛇,提醒完了之后走到溪边开始摘旁边最嫩的艾蒿,“兔子狡兔三窟,他们大概是抓不到的。”

檀越刚才瞧着兔子似去了别处,但他们去跑去了右边,“一定抓不到。”

“还好我们有艾蒿,晚点回家做青团。”白苏笑着将艾蒿放到篮子里,“师兄,我们晚上做一点红豆馅儿、腊肉馅儿,再做一点竹笋馅儿?我看那边春笋好嫩,咱们多摘一些回去。”

“好。”檀越笑吟吟的点头,白苏说什么都好了。

两人凑在一起摘着草药,等摘了满满一篮子后,何信他们垂头丧气的空手而归了,各个满脸都十分懊恼,“我们跑快一点就好了!”

“可惜了,麻辣兔头没有了。”程冬冬懊恼得很。

白苏和檀越相视一笑,就猜到这样了,“别叹气了,你们快些挖草药,别忘了你们的正事。”

“噢噢噢。”众人立即捡回自己的药锄,开始挖自己的草药。

一挖一下午。

最后每个人都挖了七八十斤。

满载而归后沿着小路往山下走,路上遇到几个在路边种芋头,芋头消瘀散结,村民都爱在屋前屋后种一点。

再往山下走一些,刚好经过正在修建的学院,学院依山傍水二建,已经初具雏形,远远望去宛如一处古香古色的宫殿,令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经过的村民看着建了一半的房子询问白苏:“白苏,你们家这房子按照这个速度,六月底就能建好吧。”

“差不多吧。”白苏盘算着六月建好,便对外招学徒了。

“我听说你们要招学徒,我家孩子能行吗?”村民又询问。

“得看有没有学医的天赋,还要学十几年。”白苏顿了顿,“如果耐得住性子,回头可以来入学考试。”

“这么久?还要考试啊。”村民还以为就报个名就好了呢。

白苏笑了笑,没有再多解释什么,提着艾蒿快步和师兄往家里走去。

到了家时间尚早,阿姨取了艾蒿去取汁做面团,白苏则开始清点大家的药材,板着脸说道:“自己挖的自己报名字和药性,报错的扣一种。”

姜芝芝顿时如丧考妣,她是学得最晚的,记忆再好也不如人家背了几年的,“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利尿,松针祛风明目、解毒止痒……”④

白苏听她一一对照药材念完,一共三十六种药材,记错了三种。

旁边程冬冬一共有五十种,包括蒲公英、知母、贝母等草药,何信一直跟着白苏爷爷采药,认野生草药也厉害的,直接挖了八十多种,如果时间允许,他还能采更多,其他几个学徒也不错,但不如何信。

何信听到最后是他挖的最多,有些不敢置信,“小师姐……”

“恭喜啊,采了最多品种的药。”白苏赞赏的看着他,之前五年认药、制药都没有白费,“正好你最近针灸练得不错,明天上午给大家试试。”

“诶。”何信高兴得合不拢嘴,终于可以对病人下手了。

“信儿……”程冬冬全都用羡慕的眼神望着何信,“怎么就让你抢先了呢?”

何信嘿嘿嘿地傻笑。

程冬冬哼哼两声,转头眼巴巴的望着白苏:“师父,我们也想帮病人针灸。”

“你们能认干草药,却认不出活草药,好意思给病人针灸吗?”白苏板起脸,摆出师父气势,“我们可以用的药材共有上万种,常用药近千种,我不要求你们全都会,但常用药野外形态必须认识,熟悉全部药性后才能自己琢磨新药方。”

程冬冬背了上千种的,但活药材还是见太少了,他也知道自己欠缺很多了:“师父,那我有时间多去山里转转。”

白苏颔首,没有阻拦,让几人将药材处理干净,她则溜达跑去厨房,洗了洗手和阿姨一起准备馅料。

将馅料炒一炒,然后用艾蒿汁揉的糯米粉团开始包青团,一个一个揉搓的圆滚滚的,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着放进蒸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