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6页)

后面进来的一病人也是张继秋介绍过来的,名叫文云,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患有尿毒症。

张继秋来白苏这里治疗一个多月了,慢性肾炎已经大有好转,目前在医院查数据基本和正常人没啥区别。

文云的女儿听说后,立即和他打听了具体地址,今天就带着母亲匆匆赶了过来。

文云被女儿扶着慢慢坐下,有些累得气喘不匀,她扶着头晕目眩的脑袋轻声说道:“白医生你好。”

白苏点了点头 ,让帮她仔细把脉。

把脉时,文云也简单的说起了自己的情况,“我确诊尿毒症差不多一年了,目前情况还不算严重,主要是头晕恶心想吐、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比较多,目前在医院做透析。”

白苏点了点头,看着她消瘦却又有点浮肿的的面容,“你这病很早之前就有征兆了吧。”

文云点头,“我的病史有点长,大概从二十多岁就查出肾炎,然后出现许多其他症状,期间各种吃药控制,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肾衰竭,现在又变成了尿毒症。”

“是因为什么原因患有肾炎的?”程冬冬有点好奇,他看网上说有人喝饮料喝成尿毒症的。

“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医生说压力大睡眠不好、免疫力低下、喝饮料比较多都有可能。”文云其实不爱喝这些,“我一开始是刚结婚那会儿,老是过敏吃药,然后断断续续吃了许久,后来慢慢的就查出肾炎了。”

“药能治病,也能害病,过犹不及,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就尽量少吃药。”白苏说道。

文云猜测也是因为吃太多药伤了肾脏,她也挺后悔的,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我妈要是年轻时候认识白医生就好了,也不至于变成这样。”文云的女儿叹了口气,张继秋就是慢性肾炎,可人家运气好,遇到白苏后身体就逐渐恢复好转了。

旁边的程冬冬说道:“可你妈年轻的时候,我师父还才开始念书吧?”

“哈哈哈,好像是啊。”文云笑着点点头,“有时候相遇总是在最合适的时候。”

白苏看文云心态还不错,于是又仔细帮她切了切脉,脉弦缓,淡白红,阴阳失调,寒热交错,浊邪弥漫三焦,阳虚太过,阴寒极甚,最终导致脾肾衰败。

目前正气不得升降,继续下去会小便闭、心衰败、眼失明等等,最终阴阳闭绝后就是死期。

文云女儿看白苏皱起眉,于是询问道:“白医生,是不是肾的情况很不好?”

“你妈病很久了,除了肾,其他地方也不太好,不过目前是肾病最为严重。”白苏仔细的询问了文云一些症状,“你现在除了昏昏沉沉、胃口不好,应当还有双足冰冷,身体也经常觉得冷,另外大便小便都不太利对吧?”

文云点头,“身体虚,怕冷得很。”

“一是身体虚,另外内里寒湿过重。”白苏顿了顿,“你平时出汗吗?”

文云摇头,“几乎不怎么出汗。”

“心主汗,说明你的肾病也影响到了心脏了,所以你平时失眠烦躁、多梦易惊。”白苏又仔细问了问,等全都问清楚后给文云开了当归四逆汤来加减。

何信记得昨天自己还背过:“小师姐,这药不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吗?”

“她这个病很多很复杂,但本质是里寒湿证,所以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白苏轻声告诉两人,“正所谓治肝先实脾,治脾先强肾,治肾先治心。”①

程冬冬忽然想起前两天才看过的扁鹊医书:“师父,这个是不是那个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②

“对。”白苏说得比较简单易懂,“治肾一定要治心,所以一定要加生附子、干姜、炙甘草来强心,炮附子、白术等用来利水通阳,知道为什么要利水吧?”

程冬冬和何信点头,“知道。”

“她浮肿,小便不利,身体寒湿重。”

白苏点点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程冬冬仔细想了下文云的病症,“她还恶心呕吐。”

“肺是金,肾是水,金生水,水要送到肾脏里去,但她肾脏出问题了,不接受这些水了,这些水就堆在肾上面,差不多顶到胃,所以吃什么都吃不下,恶心想吐,是这样吧师父?”③

白苏嗯了一声,“没错。”

她又讲了讲方子里其他药材的作用,“有点麻烦,如果只是早期肾脏不能收纳水,我们可以用真武汤,但她经过治疗,身体更差了,我们要多考虑考虑其他方面。”

程冬冬点点头,默默记了下来。

文云女儿说道:“白医生,我听你的语气,是不应该去治疗透析是吗?”

“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是耽搁越久情况越复杂,越难处理。”白苏知道大家都喜欢第一时间去医院治疗,后期实在没希望了才寻找中医,可每次到这个时候情况已经非常复杂了,若是一开始能找到好大夫对症下药,兴许结果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