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6/7页)

张颖点点头,她们肯定会有的。

白苏给袁媛把完脉,叮嘱几句就让她可以走了。

“对了,我今天过来也是顺便让我丈夫看看病。”袁媛指了指丈夫,“他眼睛最近发炎,红彤彤的怪吓人。”

白苏看下袁媛丈夫的眼睛,红得像只兔子,“是感染了吧?”

“好像是。”袁媛丈夫又揉了揉眼睛,“很难受。”

白苏给他建议:“这种应该早点去医院。”

“白医生,你给他开药吧,反正都来这里了。”自从白苏给自己调理一个来月就怀孕后,袁媛就特别信白苏,反正有病找白苏准没错。

袁媛丈夫也点点头,“你给开个药吧。”

“……没必要迷信我,该去医院还是去医院。”白苏无奈地给袁媛丈夫把了把脉,是肝火上炎影响到了眼睛。

白苏直接开了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各15g,炙甘草5g,“你这是上火导致的,九碗水熬成七碗,过滤后用纱布擦拭眼睛。”①

袁媛忙道谢:“谢谢白医生。”

“没事。”白苏又帮后面的病人看病,后面的病人是一个身材极为瘦弱的中年女人,女人身上穿着保暖的厚实棉衣。

此时正值九月。

天气还算不上太凉爽,医馆里的人多是穿一件单薄上衣,身体稍好一点的都只穿着一件短袖,因此女人一出现就引来不少打量的目光。

“医生,这是我妈,我带我妈来看病。”旁边年轻的女儿周婷婷对白苏说道,“她得了一种怪病,非常怕冷,夏天我们热得必须开空调,可她还是觉得冷,必须里三层外三层的套着,可是穿了很多她身上还是冰冷的。”

等在门口的病人:“大夏天都这样?不会中暑吗?”

周婷婷摇头:“她觉得冷,不穿还会冷得牙齿打哆嗦。”

“没去看过医生?”

“我们去了好多医院做检查,都找不到病因,还有医生说可能是血液循环、功能性低热、心理精神等疾病。”

白苏打量着一直拉紧棉衣的中年女人,轻轻蹙起眉头,“只去看过西医吗?”

周婷婷尴尬的点了点头。

“是不是穿很厚也老觉得有风往骨头里钻?冷得发抖还觉得口干,每天需要喝很多水,还愿意喝冷水?”白苏摸着脉问道。

一直不吱声的中年女人抬起头看向白苏,“你怎么知道?”

她的脉象洪大,舌质红绛,症状和伤寒论里一条对应上,因此白苏完全可以确诊这是中医里一个很典型的外闭内热病症,只要是靠谱的中医应该都能治好,“何信,你们应该知道这个病吧?”

“知道。”何信直接背了伤寒论十一条:“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②

程冬冬也知道:“是真假寒热症。”

他以为这个病很少,没想到今天就遇到了,于是仰着圆圆笑脸问病人:“我能摸摸脉吗?”

他长相讨喜,中年女人不喜欢也不好说出拒绝的话,“你们是什么意思?”

“你一直想喝水喝冷水说明你本身是内热,但身体太虚没办法宣泄出去,导致外表觉得冷。”程冬冬简单说了一句后细致的感受着脉象,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热假寒症吧。

白苏没有打断程冬冬和何信探索脉象,扭头看向中年女人的女儿周婷婷:“如果你们早去看中医,你母亲这病早好了,不至于拖成这样。”

“我们不知道。”周婷婷的头埋得更低了。

她爸爸是从国外回来的,思想比较独特固执,她妈妈也受爸爸影响,潜移默化的认为西医是最科学最厉害的。

上半年爸爸癌症死后,妈妈身体更虚了,但她觉得西医救不了妈妈,所以想劝她去看中医,但妈妈不愿意,一直耽搁到现在。

周婷婷是古月的粉丝,每期视频必看的那一种,她早就看到古月推荐白氏医馆,可惜没有做通妈妈的思想工作,但妈妈却说真有那么厉害,古代人就长命百岁了。如果真有那么厉害,现在遍地都是中医院了。

周婷婷劝说了很久,今天能过来是用她可能活不到抱孙子的狠话将妈妈带了过来,也幸好来了,不然简单病症也会拖成大毛病。

白苏看周婷婷面色复杂,估摸着内情比她脸还复杂,于是没问,直接给她开了青龙汤,以清热生津、散寒解表、开通毛窍为主。

中年女人神色也很复杂,这么一点药真的能治好她?

“中医很厉害的。”白苏懒得和她多说,直接将药方递给周婷婷,“吃三付,三付后应当大有好转。”

“谢谢医生。”周婷婷不管母亲的眼神,接过药方就去抓药了。

等她们走开后,檀越告诉白苏,“她之前应该是不信任中医的。”

“我知道。”白苏顿了顿,“中医一直都被轻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