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4/7页)

等他走后,何信很不解地问白苏:“小师姐,你打算让他长待医馆帮忙吗?”

“没有。”白苏拿起杯子往后院走去,“怎么会这么问?”

“因为你都要教他针灸了。”何信耷拉着脑袋,有些气馁,小师姐肯定也更喜欢聪明的陆问,做事利索,学东西又快,不像他,学医这么久还在背脉经。

“只是急救穴位。”白苏回头看向垂头丧气的何信,“你还记得当时心跳骤停的老太太吧。”

何信当然记得。

白苏语气很轻:“有时候多一个法子,像她那样的病人就多一份希望,这就是我为什么教他的原因。”

学医的目的是什么。

是救人。

陆问以后会面对更多病人,教他几个急救穴位就能救更多人,也是功德一件。

这样一说,何信就能理解了,小师姐是医者仁心,自然不愿意见死不救,“所以他不会一直留在医馆里?”

白苏颔首。

“那就好。”何信顿时松了口气。

他继续跟着小师姐往里走,“小师姐,师爷那些医术可以教给他吗?”

“只是急救穴位而已。”白苏顿了顿,“而且你忘了我开医馆的目的了?”

何信当然知道了,“小师姐想将医馆开下去,想让更多的人认可我们,想将医术传承下去。”

白苏颔首:“不教又怎么传承下去?”

很多中医注重传承,都是一代一代往下传,药方也很少外传,收徒弟也得正儿八经拜师后才能学。

也正是因为这样,好中医越来越少,有些后代不学了便直接断了。

中医从来不是无用,只是会的人太少,所以如果真有人愿意学,愿意一心为医,白苏是愿意多教教的。

何信点点头:“所以小师姐就教他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白苏也是恰好看他有一颗救人的心,既然想学,那就教一下。

他学会既能救人,也能再教给其他医生,医生再教给其他人,一个传一个,改变其他人的观念,同时也是变相推广传承了中医。

“好了,不饿吗?”白苏看何信还想问,打断他转移话题。

“饿了。”何信想起今天来时带了不少蔬菜和野山菌,立即跑去厨房拿出来,“啊啊啊,可别放坏了。”

白苏笑着跟上去,“今天不算热,应该没有坏吧。”

“有一点恹了。”何信拿出昨天傍晚摘的马齿苋,“是我奶奶、我妈、我妹妹一起在河边摘的。”

“这里还有豆角、辣椒、黄瓜、苦瓜,都是家里种的。”何信一一拿出来,“本来想多拿一点的,但我爸手帮不上门,就只提了一袋。”

白苏看了看袋子里的豆角、辣椒、黄瓜、苦瓜,“这也太多了,我们可吃不完。”

何信嘿嘿笑着:“我妈说吃不完都可以泡上。”

白苏还没吃过泡黄瓜和泡苦瓜,想想觉得味道有点怪怪的,“晚上炒个苦瓜吧,去去心火。”

下午被崔非一家子吵得心火有点旺,“再把马苋菜凉拌上,去去火。”

深有同感的何信看小师姐也是觉得吵的,立即说道:“小师姐,你说他们说得是真的吗?”

“谁知道呢。”白苏又不是警察法官,不需要知道真相。

“要是他们是恶人呢?”何信有时候会觉得有些人很坏,若是来治病,他一定不救。

“医生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我们只是医生,只看病就好。” 白苏注意到何信眼里透着正义、热血的光,很可贵,但从医者角度来说是幼稚的。

何信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心底的一杆秤让他忍不住又问:“可真的很坏很坏呢?杀人犯呢?”

“医者使命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按喜好厌恶挑选病人。”白苏顿了顿,“不过那是对于大医院而言,我们是私人小医馆,实在不愿意治拒绝便是。”

何信嘿嘿一笑,“还是咱们小医馆好。”

“反正拒绝时想清楚代价就行。”白苏不想多说人性,转身拿了苦瓜去清洗准备做晚饭。

“小师姐我来洗马苋菜。”何信立即赶上去帮忙。

两人很快做好两菜一汤,白苏率先捧起一碗鲜美的鸡枞菌汤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瞬间冲散了一天的疲惫,“今天辛苦了,多吃点补一补。”

何信:“明天还会这么多人吗?”

“应当不会了吧。”白苏觉得前两天恰好是周末,大家就想来凑凑热闹,工作日应该不多。

可惜事与愿违,白苏第二天打开医馆大门时,外面又来了不少人,还多了许多中老年人,他们都是家里小辈建议过来的,“小医生,我手肘关节疼,专门来买止痛贴。”

“我是多年的老寒腿,麻烦医生看看可不可以用那个止疼贴。”

“大家别急,一个一个来。”白苏一一帮大家把脉,然后让他们去找何信和陆问抓药贴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