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6页)

“得看看你什么情况。”白苏帮女人仔细把脉,脉沉弱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是精神涣散、很疲倦那种注意力不集中?”

女人点点头,“没错。”

“食欲也一般?”

“对。”

“你属于心脾气虚导致的精神力不集中。”白苏给她开了滋养心脾的方子, “平时别挑食,别吃太多生冷辛辣食物。”

女人怔了怔:“就这么简单?我以为我是年纪大了的缘故。”

“其实也可以这么说,随着我们年级增长,身体藏污纳浊,五脏六腑皆会损伤,一旦亏损气血就虚了,虚了就会逐渐出现各种问题。”白苏顿了顿,针对女人脾虚问题说了说:“脾虚百病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这里不好自然会出现各种疾病,而且脾藏意,脾气虚弱很容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②

“脾虚是最难调理的,若是能耐心调理好,百病全消。”白苏写好方子,“你好好吃一段药,调理好了人也会精神许多,精神好了也不会显老。”

女人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应着好,“听您的。”

女人之后,还有一个人男人也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喜欢摸鱼,“我是不是也是脾胃不好?”

白苏看了看他的脉象,“你是肝肾亏虚方面问题影响的,调调肝肾吧。”

众人感慨:“没想到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就有这么多原因。”

“所以中医是要辩证的看。”王婆婆在旁边说着:“中医就是要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只要对症一副药就能见效了。”

众人赞同,中医是能治根儿,西医很多就治标不治本。

白苏看了五个病症后就帮大家去抓药,然后再针灸几个人,随后又坐回椅子上接着给大家把脉看诊。

带着爸爸转了几趟车才回到小镇的何信诧异地看着医馆门前挤满的人,怎么这么多人?不会出事了吧?

何信连忙扶着爸爸走到人群外,“你们围在这里做什么?”

站在人群外的人说道:“我们等着看病。”

“看病?”何信望着黑压压的一圈脑袋,医馆什么时候名气这么大了?“让我进去。”

大家一看何信还扶着一个手绑了绷带的人,立即不乐意了:“你后面排队去,不许插队。”

“我们八点就来排队,你想插队没门。”

“我不是想插队,我是在这里做事的。”何信连忙解释,“让我进去找小师姐。”

“我信你个鬼哦。”何信父子俩皮肤有点黑,瞧着是干农活的,因此都不信他的话,也不乐意让开,他们都排了这么久了,凭什么要让?“你别来挤了,再挤我把你发网上去。”

“真的,我没骗你们。”何信急得不行,踮着脚朝里面大喊:“小师姐,小师姐?我进不去!”

正给人把脉的白苏听到了何信的声音,站起往外看,一下子就看到了挤不进来的何信父子俩,她无奈好笑,朝挤在门口的众人说道:“大家让让,给大家抓药的人回来了,这下可以不用等太久了。”

众人默默让开问一条通道:“你还真是在这里做事的啊?”

“我都说了啊。”何信挺直腰板儿,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并领着爸爸走了进来,“小师姐,我们回来了,还给你带了山上摘的蘑菇和野菜。”

“你先进去放东西,后院制药的屋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里面的药可以给你爸爸用,敷好了赶紧出来抓药。”白苏说着将刚开的两张方子交给何信,这下总算能轻松一点点了。

“诶。”何信连忙带着爸爸去了后院放东西,简单帮爸爸敷好药后就让他在自己房间里先歇歇,“爸你先屋里等我,我先去帮小师姐,回头等她忙空了再给你把脉。”

何信交代好爸爸后,就匆匆跑去了大堂,刚到橱柜就看到陆问正在帮人贴膏药,何信皱起眉头,他怎么在这儿?

正想询问时,病人已经开始催促何信抓药了。

“马上。”何信压下心底的疑惑,开始抓药结账,围在药柜旁的人一下子就减少了许多。

“还是得何信在才行,你看一下子就显得井井有条了。”王爷爷看拿了药的人都走了,医馆里一下子就显得不那么吵闹了。

王婆婆也赞同,还是得多一个懂药的人帮忙才行。

白苏也明显轻松许多,她只需要问诊开方针灸就行,其他交给何信去处理就好,“下一个。”

“该我了。”一个中年女人走过来坐下,“小白医生,我这两天忽然开始头晕目眩,一阵一阵的,我还以为是没睡好,可是今天起来还有点恶心想吐,所以赶紧的过来看看。”

白苏帮中年女人把脉,“有没有耳鸣?”

“有一点,但也不是持续的,就是忽然头晕目眩时就带着一点,等不晕了又好了,每次可能就几十秒,走路晃动时比较明显,躺着时又好一点。”中年女人有些担心,“我是不是脑子里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