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4/6页)

等两人针灸完,王爷爷就拿着鱼竿过来,还问古老爷子去不去,顺道还对白苏说:“白苏,今儿外面村子里有村民放水挖藕,藕田里还有鱼,你要不要挑几条?我待会儿给你带回来?”

白苏看医馆暂时没事,于是想出去转转透透气:“远吗?不远我自己去看看。”

“不远,就外面那边的小村子。”王爷爷指了指街道通向小镇外山林的另一头。

“那我自己去看看。”白苏让何信看家,随后便跟着王爷爷一起往外走,古老爷子还跟着一道去转转。

往里走五六百米就到了尽头,出去便是铺着水泥的便民小路,只能供小三轮经过,小路两侧是田地,种满了稻子和其他种类的庄稼。

小镇另一边修建得更热闹,路边都是整齐的小楼房,只有这一边因为靠近山林,还保留着原来的村落模样。

白苏跟着王爷爷很快走到了放水挖藕的地方,田边站了不少人,都是过来买鱼和买藕的。

白苏看着捞起来的巴掌大的鲫鱼,瞧着很新鲜,于是让老板给自己捞十条回家养着慢慢吃。

“好勒,你稍等一下哈。”老板将捞起来的鱼先给先到的人。

先到的人掂量着看了看,很是满意:“这个鱼好,水里又没有打药,吃着肯定比专门养殖的鱼塘里的鱼更香。”

“那我都要两条,另外还有一些藕。”

“能稍微切一下坏的部分吗?老板你给我坏的,我就吃亏了啊。”

老板也不好说什么,“旁边有刀自己削,但是别把好的全削了,不然我不卖。”

“放心吧,我就把这边上这边边上一点点弄掉。”

白苏看着藕很好,于是也拿袋子挑了一些,她刚挑了两根,忽然就听到旁边传来哎唷的喊声,回头一看,发现刚才拿刀削藕的大妈捂住了手,“我手被割到了……”

大妈举着染红的手指,慌张求问:“谁带纸了啊?”

“没带。”

“我也没带。”

白苏摸了摸裤子,自己好像也忘记带了,她扭头看了看四周,眼尖发现身后的松树林子下有长老的灰包菌,她连忙去摘了一个,掰开后里面已经成了灰,轻轻一抖,烟灰就往外冒。

“白苏,这个菌子已经老了,不能吃了。”王爷爷指着另外一丛看起来还比较嫩的灰包,“那边的还能吃。”

“我不是拿来吃的。”白苏拿着灰包菌跑向割到手的大妈,她正用衣服去包裹伤口。

“别用衣服,用这个。”白苏将灰包菌里面的灰抖到她手指伤口处,“这个止血效果好。”

“这不是吃的吗?还能止血?”周围的人都有些懵。

“这个的确可以吃,但止血效果也好的。”白苏将里面的灰全部倒上去,轻轻涂抹均匀。

“还真的不流了。”大妈看着已经不流血得手指,惊喜地递给大家看,“好快,比用纸、布包裹来得快。”

“真是神奇,我们平时看到都一脚给踩了,没想到还能用来止血。”

王爷爷夸着白苏:“你们又不学医,当然不懂了,人家可是专业的。”

大家这才想起白苏是小镇那家医馆的大夫,虽然没去看过病,但也听说了她很会治病,“谢谢白大夫了。”

白苏摆手说不客气。

“白大夫也太客气了。”大家越发喜欢白苏,觉得她这人谦逊又有礼,不像有些医生,眼睛站在脑袋顶上。

割伤手的大妈左右看了看,自己也没什么好感谢的,于是指着旁边的小背篓:“白大夫,你喜欢吃灰孢吗?我这里摘了一点,你回去简单炒炒,搭点淀粉很好吃的。”

“不用,我待会儿自己去捡。”白苏说着重新走回自己捡的藕旁边,这会儿老板正在帮她装鱼。

大妈想了想,去找老板要了个小袋子,将灰孢都装上塞给了白苏,“你一定要收着哈。”

白苏说不用,两人正互相客气时,就看到不远处的一户人家抱着哭个不停的儿子往外跑。

有村民询问:“怎么哭了?”

“不知道怎么的,早上起来就说肚子疼,我以为是吃坏东西,给她吃了药结果一点效都没有,现在反而疼得更厉害了。”年轻妈妈抱着哭闹不停的女儿,一脸慌忙地往外跑,“我要带她去看医生。”

“看医生?白大夫就是医生啊。”村民指着白苏,“她刚才还帮止血了呢。”

年轻妈妈丁雨有些为难,她想送女儿去医院做检查。

丁雨婆婆知道白苏,之前还去买过几贴祛湿贴,“她就是卖祛湿贴的医生,你快让她看看,正好不用跑去医院了。”

去小镇医院得走二三十分钟,抱着孩子速度更慢了。

丁雨也用了祛湿贴,确实有效果,于是抱着孩子跑向白苏,“小白医生麻烦你了。””没事。”白苏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快步走到丁雨跟前帮小孩把脉,脉弦滑数,舌苔黄腻,湿热聚集在下焦肠道,她连忙摸了摸小孩红扑扑的脸颊,明显是在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