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背书(第5/7页)

怀夫子不管小孩子间这些事,他单手执书,眼睛却并没有落在书上,而是直接道:“我念一句,所有人都跟着念。”

“是。”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整个学堂的学子,都摇头晃脑的跟读起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朗朗的少年读书声,从学堂中向四周传去。

没多久,里仁篇就跟念完了。

怀夫子讲解了其中几个字,都是千三百里没有出现过的。

又点了一个学生,让他带着念一遍。

如此这般,念过三遍。

怀夫子便布置道:“今日到午休前,背诵《论语·里仁篇》”

布置完任务,他就往隔壁小班走去,那边是已经学得差不多,准备下场参加科举的人。

怀夫子的大儿子进来监督,旁边普通班也传来念千三百的声音,那里是怀夫子的小儿子在教。

“等会儿父亲会来抽考,大家抓紧些背诵,若有不识的字,可以上前来问我。”怀夫子的大儿子坐在前方道。

整个学堂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背书声。

顾璋:“……”

所以不先讲讲意思吗?直接带着念三遍,就可以开始背诵了?

他看了周围一圈背得投入的人,低下头看手上的书册。

说实话,他有点虚。

对植物方面他是自信的,绝对的自信!但是对做学问这方面,还真的没什么底。

末世里是统一的学校教育,因为末世的原因,许多科目都是根据基地的情况决定的,但是有一项,和末世前相同,那就是语文。

甚至连考试的试卷,都是直接参照末世前的语文高考试卷来的。

他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项是诗词填空。

缺半句,填半句。

所有的重点必背诗词,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千个字。

就这么几千个字,他偶尔都会丢分,一想到要熟练背诵几十万字,他心里确实没底。

这也是他此前不想走科举这条路的原因之一。

放着一条好好的康庄大道不走,为什么要自找罪受?

可偏偏。

顾璋叹了口气,将书翻回到里仁篇的第一页。

收敛心神,全身心投入手中书册。

注意力高度集中,一遍遍扫过这些文绉绉的句子。

每个字他都认得,但是组成句子后说了什么,确实只能半猜半蒙。

顾璋有些苦恼。

这都说得是些什么?

艰难的死记硬背过了一遍,顾璋闭眼回忆,有些模糊,连贯不起来。

他无奈,又翻开到头,继续来第二遍。

背过两遍,这才稍微好了些。

等到第三遍,他将卡壳的地方单独拉出来加强记忆。

这才总算是磕磕绊绊的背了下来。

果然之前背千三百容易,都是小顾璋之前努力的结果,顾璋吐了口气,觉得自己往后的日子可能真的要辛苦了。

居然背了三遍才背下来。

他抬头一看。

别的小孩都一脸轻松,合着书背得极为顺畅。

再仔细一听: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朋友数,斯疏矣。”

都已经背到末尾了!

顾璋顿时压力山大,所以这个时代念书科举的小孩,都这么聪明,这么会背书吗?

他背了三遍才勉强记下来!!!

这哪里是考科举?这简直是地狱模式。

顾璋一想到日后科举读书,就是要和这群人竞争,脑子里的弦立马就绷紧。

他赶紧背第四遍!

还没等他背完,怀夫子就回来了,他那监督的大儿子又去到隔壁班。

“背得怎么样了?”怀夫子问。

怀夫子今日是特地回这边来的,他这两天也有所耳闻,有个叫顾璋的孩子,被御赐“才智英敏”的匾额。

原本只觉得和前些时日来入学的重名,今日见了顾村长,这才反应过来,是同一个人。

他有些好奇,能获得这样匾额的孩子,有多厉害。

“顾璋,你来试试。”怀夫子点名。

顾璋:!

他还没背熟!

怎么一群跃跃欲试,恨不得在脸上写“我来背”的小萝卜头们都没被点,偏偏点了他?

顾璋无奈站起来,拱手:“夫子。”

怀夫子宽和笑道:“不必紧张,你且先背着。”

他想想自己教过的诸多学生,一篇文章大多要读百遍才能通其意,然后方能背诵下来。

算了算时间,加上今天才刚刚认识一些字,只跟读过三遍,他觉得顾璋能背出四分之一,就还不错。

若能背出三分之一,那便是有天赋,科举之路不会太难,若能背出二分之一,“才智英敏”这个评价就不算夸大。

怀夫子心里这么想,却半点不露,只是背着手,看着顾璋。

顾璋背诵:“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

前面他背得还算熟,很快就背诵到了三分之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