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4/5页)

当晚便带回局里审出了结果。

工程师徐墨发现了维修岗在芯片管理上存在的巨大漏洞——只要能同时接触新的芯片和报废芯片,就能找机会以旧换新,把新的芯片带出厂区转卖。

他能搞到新的芯片,唯一的问题是,报废芯片从哪里来?

厂里的报废芯片会被统一处理,他没机会下手,那就只能从厂外寻找。

他有个小学同学是倒爷,服装、手表、电子产品等什么都倒。

徐墨将厂里的芯片型号报给对方,让其去珠三角的电子市场采购从旧机器上拆下来的废旧芯片。

他再将旧芯片处理一下,达到报废标准。

腾飞厂生产的这种数字传呼机并不是最先进的,内里的芯片至少已经被其他公司提前使用三年了。

只要想找,这种型号的废旧芯片还是很好找的。

于是,徐墨在厂里以旧换新,将全新的芯片拿给同学销赃。

同学和同学的弟弟购买传呼机零部件,在中关村找技术员组装。

不过,中关村那边的组装价格普遍开价较高,这两人跟对方合作了一阵子以后,就不舍得花这份钱了。

听说维修铺的师傅是下岗工人,价格公道,技术也不错,就把活儿送上了门。

完全没料到,所谓的下岗工人其实是腾飞厂的工程师,并且光明正大地在外面开铺子干私活。

那两人就这样一头撞了上来,还被胆小的师徒三人举报了!

狄思科搞明白来龙去脉以后,只能感慨一句,徐墨时运不济。

他偷梁换柱的时间不短了,总共换出去一百多个芯片,获利两万块。

公司各部门愣是没发现任何问题。

若不是阴差阳错落到了刘师傅手里,他这个买卖还真能让他发一笔横财!

警察再次来到腾飞公司的时候,是开着警车来的,呜哇呜哇的警笛声响彻厂区。

徐墨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警察带走,在公司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狄思科一边让万锦组织人手补上维修工程师工作流程上的漏洞,一边让人将徐墨的案情向全公司通报。

然后立马组织召开了会议。

一场安全会议,一场质量会议。

“同志们,徐墨已经被警方带走了,人证物证俱在,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狄思科环视一圈说,“他这个案子非常典型,要不是他不小心漏了马脚,我们谁也不会想到维修岗位会存在这么大的漏洞!”

“将近两百个芯片,陆续在三个月间报废了,从经理到车间主任,再到各组小组长,谁也没对此产生怀疑!这说明什么呢?”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本来这几个月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不错,大家都等着公司表彰奖励呢。

谁能想到,眼瞅着就到元旦新年了,却突然爆出这么大的一个雷!

腾飞厂已经有十年没发生过需要惊动警方的案件了。

这不是触领导霉头嘛!

狄思科厉声问:“这说明大家对这个废品率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是正常的吗?咱们的维修岗上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废品率?维修岗需要维修的产品,都是从哪里来的?”

传呼机一车间的主任,硬着头皮说:“狄总,维修工程师负责的产品,一部分是售出机器返厂维修,另一部分是新组装产品下生产线后,质量检测人员挑出来的次品。”

“嗯,咱们的产品刚上市不到一年,就有这么多返厂维修的,新产品刚下组装线,就要回炉重造。”狄思科面无表情地问,“咱们传呼机的次品率是多少?”

车间主任当即报道:“千分之六。”

“一千个里面,就有六个次品,”狄思科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说,“这个次品率跟摩托罗拉在1986年的次品率是相同的。”

有些人望着他开合的嘴唇,莫名在心里憋住一口气。

狄思科继续道:“今年人家的次品率是多少,大家知道吗?”

会议室里有了解行情的,比如汪大海,他抿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6西格玛。”

“对,6西格玛,100万个产品中,只有三个不合格!”狄思科提高声音道,“有些同志可能会说,人家外国工厂的管理和生产水平比较先进,人家次品率低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得提醒大家,摩托罗拉已经在内地建厂了,就在咱们隔壁的天津市,所有工人都来自本地,今年人家已经达到了6西格玛的质量标准!”

“同样是本地工人,为什么人家能把质量把控的这么好,而咱们腾飞却不行?”狄思科望向众人,“咱们总说腾飞厂的产品是军工质量。难道军工质量仅是如此吗?顾客使用传呼机不到一年,就需要返厂维修?”

返厂维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落水,坠落。

但狄总目前要说的明显不是这个,所以大家都闭紧了嘴,没人在这时候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