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5页)

“这个啊,有些单位会把自己包装的比较高冷,大家问薪资待遇的时候,他们一贯以’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答复,不知同学们遇到过没有?”

这话可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没出校门的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相对比较弱势,属于被选择的一方。

得到这种答案以后,即使不明白国家统一规定是什么,也不好意思继续询问了。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呢,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有些社会普遍认知的好单位确实高冷,但有些单位就未必了,他很可能是不方便向大家透露太多。”

有人问:“为什么不方便啊?”

“大家在学校读书,尤其是即将毕业的这段时间,也要多关心时事新闻。这几年关于国有企业最多的报道是什么?”

“国企改革。”

“对啊,国企为什么要改革?肯定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才需要改革,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效益问题。效益不好的单位,在福利待遇方面当然不敢给大家作出承诺。”

狄思科没说的是,万一改革失败,这些刚入职的大学生,很可能会从国企职工变成合资或外企职工。

这就跟许多人想要铁饭碗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不过,这话并不适合在当下的场合说出来。

“啊——”同学们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

“所以我奉劝大家,面对用人单位时,不要太软弱,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前打探清楚。他们如果不提工资,那咱们就要问福利待遇,是否有奖金、项目提成、餐补、交通补贴、采暖补贴、高温补贴,还有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等等。”

“有的同学可能会比较看中在单位的成长空间,那就要提前打听,用人单位是否提供进修机会,有没有推荐在职研究生名额,报名条件是怎样的。”

狄思科笑了笑说:“有些人也许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开口,或者觉得各单位都一样,没必要问得这么清楚,是吧?”

有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同学暗暗点头。

他们到了用人单位面前就紧张,能被挑中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敢问这问那的!

“我为什么建议大家一定要把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前问清楚呢?因为大家的试错成本太高了。”狄思科站在讲台上,环视教室问,“现场的同学们大多数都是公费生吧?”

“是!”

“公费生由国家花钱培养了四年,那就要根据国家的规定为国家服务一定年限。大家被分配去用人单位以后,会与单位签订一份长达五年或六年服务期的合同。不完成服务年限,就不允许流动去其他单位。等你稀里糊涂进入这家单位,却发现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福利待遇都达不到你的预期时,你要么留在这里蹉跎,要么就花费巨大代价离开……”

“啊?”一些只知读书,从没关心过这类问题的学生,不由惊讶地瞪大眼睛,“狄厂长,撕毁合同的话,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啊?”

“交钱呗,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你,你说撕毁合同就撕毁合同,那就得把当初的学费补齐。”

“狄厂长,我们要是交不起这份钱,又不想留在这家单位呢?”

“那就要跟用人单位协商了,不过,很有可能会被扣下档案和户口。”

狄思科之前也是不了解这其中弯弯绕的,来了日化厂以后才有机会大开眼界。

因为厂子效益不好,技术科的不少大学生,宁可被扣档案和户口也要从日化厂的泥淖里挣脱出去。

望着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狄思科,吕蒙冒着星星眼说:“狄厂长可真帅,我想报名去北方日化厂。”

顾小菲承认,狄厂长确实挺帅的,他今天在衬衫领带外面套了一件宝蓝色羊绒衫,站在前面讲话时,让人感觉整个教室都亮堂了。

这个颜值和气质,哪怕是放在演员明星里也是相当出众的。

但是,“他连北方日化厂的情况都没介绍呢,你这个决定会不会太草率了一点?”

吕蒙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三,除了特殊的研究所,很多国营单位都会抢着要。

“他敢把问题说得这么透,就说明北方日化厂在福利待遇方面的条件很优越啊!否则一会儿被同学们问到时,他得多尴尬啊!”吕蒙眼神清明,语气带着点感慨地说,“狄厂长还是我少女时期的偶像呢,要是能跟他在一个单位工作也算追星成功了吧?”

讲台上的狄思科回答了几位同学的提问后,很快就进入了今天的重头戏——介绍北方日化厂的情况。

“我们北方日化厂是隶属于东轻进出口集团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有在册职工1800人,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旗下有数十个国内知名日化品牌,其中四个品牌的历史长达三十年。最近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小红帽儿童牙膏,还有它的同系列产品,小红帽香皂,都是我们厂最新研发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