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5/5页)

玉人天宫来,盈盈花作貌。

五云泽星辉,万象入春台。

剑动龙吟霜,箫起凤翩来。

昔有猗兰操,五经作渊海。

遥知银汉远,此心久徘徊。

崔道嗣看完,便沉吟不语了起来。这时,听到头上皇帝的声音响了起来:“如何?以你才学,你竟没自己的看法?”

崔道嗣抬目,撞见了皇帝投来的审视似的两道目光。

他知皇帝少时也师从诸多大儒,如已故昭德皇后之父,早早便也曾做过他的老师,想来他不会全无想法,忙据实道:“此诗文采上上,引经据典,但臣细读之下,仿似读出几分不满抱怨之意。”

“讲。”

“陛下看,诗中这‘昔有猗兰操,五经作渊海’一句,猗兰操,乃孔仲尼高洁之志趣,五经渊海,则出自抱朴子,原句云,五经为道义之渊海。加上最后,此心久徘徊。他徘徊难解的是什么?分明就是说,现如今朝堂不明,道义不申!”崔道嗣解释。

“连你也这么说,看来不是朕读错了。”皇帝慢慢地道。

崔道嗣又看了下这字迹,陌生不认得,诗稿上也不见署名,迟疑了下:“陛下可否告知,此诗到底是哪个大胆狂徒所作?竟敢趁公主归来的机会,给陛下上如此一首别有用心之作,其心可诛!”

皇帝望着他,道:“不是别人,这可是你那好甥男裴二亲手写下来的。”

崔道嗣大吃一惊,霎时后背冷汗如浆而出,湿透了衣裳,下意识望向公主,见她恰也望来这边,神色似笑非笑,反应过来,慌忙抢着跪到皇帝面前,先是叩首,随即改口:“陛下恕罪!方才臣是因为今日行路闪到了腰腿,十分疲乏,来不及细想,随口胡说了一通。臣再想一遍,发觉此诗表的实是对心间之人的久怀慕蔺之心!”

“哦?如何一个对心间人的久怀慕蔺之心?崔卿不妨再说说。”万幸,皇帝并未当场发作。

崔道嗣赶忙又改解:“前四句,是对意中人的赞誉。巧妙化用晋王融《曲水诗序》,云润星辉,风扬月至,暗合公主从前簪星旧号。剑动箫起二句,乃借萧史弄玉之典故,暗表对心间人的爱慕之心。至于收尾四句,则是感叹二人之间山隔水阻,求而不得,故只能长久放在心上,相思不解,苦闷独愁而已。”

“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年人情窦初开,情难自禁,也是人之常情,若是落笔有冒犯到公主,还望陛下恕罪!”

崔道嗣辩解完,人便趴跪在地,大气也不敢透一口。

半晌,就在他快要撑不住时,只听皇帝淡淡道:“那把你那好外甥也叫来吧,当面问问清楚,他到底是给朕写了个什么东西交上来凑数糊弄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