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页)

徐盼儿面露失望,叹了口气:“好吧,那算了。”

“既是在这丢的,我们也该赔你一把。”周朔道,他想了想,“我带了些团扇过来,不过没有玉兰花扇面的,不能赔你一模一样的。那些团扇都是新的,花样不少,你不妨去挑挑?”

徐盼儿眼睛一亮:“可以吗?”

她的喜怒如此简单鲜明,周朔不由笑道:“可以的,要是有喜欢的,就多挑几把。”

寇嬷嬷皱起眉,茺禾郡素来有赠扇定情的习俗,东家不是这边人或许不知道,可这徐家的丫头不可能不知道。

她埋着的心思,太过显眼。

“奴婢带徐姑娘去挑扇子,东家忙吧。”

寇嬷嬷木着脸带徐盼儿去挑扇子,她冷冷盯着徐盼儿,走一步跟一步。就防着她再和东家见面。

血气方刚的男人,妻子有着七个月的身孕,身旁又没有妾氏通房。

这关头,让他接触一个妙龄少女,可能会发生什么?

稍稍上点年纪的女人都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何况寇嬷嬷是在大宅院里熬了多年的管家嬷嬷。

李少夫人和徐盼儿这对姐妹的情况在治寿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姐姐愁着怎么生出儿子才保住地位,妹妹愁着怎么嫁个富贵人家帮衬姐姐。

常府里头的富裕,完全不输在娄县的常氏。

常氏是小世家,若单看屋舍的富丽堂皇之处,商户之家也能与之一比,但世家人的气度涵养,绝非金银能够堆砌。

寇嬷嬷侍奉夫人两个月,自能感受到她不经意间流出的贵气。

夫人那张过于美艳的脸,时常让寇嬷嬷笃定她是被世家贵人豢养的外室。

可看她那清贵的气度,又让寇嬷嬷疑心夫人本身也出身世家。

她能感受到的,徐家姐妹自然也能感受到。

攀上这位身份未知的女子,对她们百利而无一害。

徐盼儿的小心思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哪怕给他们东家做外室,也比随便嫁给治寿一个平头老百姓来得划算。

寇嬷嬷越想越对徐盼儿不耐烦,越发没有好脸色。以至于和徐盼儿玩的吉祥都感受到了,她悄悄问徐盼儿:“盼儿姐姐,你惹嬷嬷生气了吗?”

徐盼儿完全摸不着头脑,咂了咂嘴:“没有吧。”

好不容易熬到李少夫人遣婢女喊徐盼儿回家,寇嬷嬷赶忙盯着徐盼儿到正厅,她也回到了夫人身边。

等李少夫人离开后,寇嬷嬷替了阿商搀扶姜佩兮的活,边走边提醒道:“夫人如今月份大了,心力多少跟不上。可东家又年轻,您多少该防着些。”

姜佩兮微愣:“防着什么?”

寇嬷嬷叹了口气:“那些莺莺燕燕,您不得当心些吗?”

姜佩兮仔细想了想,没想明白寇嬷嬷的担忧从何而来:“哪有莺莺燕燕?”

寇嬷嬷为女主人的心大而感到忧虑:“徐家那丫头不是?”

姜佩兮恍悟:“她不过来做客罢了,又不常来。何况她才多大?”

“夫人啊,您是不知道,这小丫头年纪虽小,可心思多着呢。她说扇子丢咱们府里了,愣是忽悠东家赔了把扇子给她。咱们茺禾这边,素来有赠扇定情的说法,夫人您可得防着些。”

寇嬷嬷苦口婆心劝道:“夫人以礼待她们,可她们未必要脸面。万一那小丫头攀扯上东家,您有着身孕,到时候东家要是真被她迷了心智,您是答应让她进门,还是不让呢?”

姜佩兮慢吞吞走在往亭子去的鹅卵石路上,听到这话笑了笑:“他没那个胆子。”

“夫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小丫头今儿敢缠着东家要扇子,明儿未必不敢爬东家的床。万一闹大了、闹难堪了,还是夫人您受气不是?”

转过花阴,四方亭出现在眼前,亭子四周的纱帐已被挂上。

周朔坐在亭子里摆弄眼前的盆栽,他拿着剪子比对,预估这样剪究竟好不好。

似有所觉,他转头望了过来。

姜佩兮含笑宽慰寇嬷嬷的忧虑:“我是说,你们东家没那个胆子。”

寇嬷嬷噎了噎,夫人实在太年轻了,还不清楚男人的德行。

哪个男人会拒绝投怀送抱的少女呢?

寇嬷嬷还想再劝,抬眼却见东家往这边走了过来。她只好闭上嘴,想着私下再劝劝夫人。

周朔走近妻子,见她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不由也舒展了眉目:“在说什么?佩兮瞧着心情不错。”

姜佩兮搭上周朔伸过来的手,笑道:“寇嬷嬷和我抱怨,说你送了徐家姑娘扇子。她见到了,眼馋得狠,也问我要呢。”

周朔看向寇嬷嬷,不由也笑:“是我思虑不周了。嬷嬷也去挑几把,我带来的多,剩下的给府里每个人都分一把。”

“若有不喜欢扇子的,便换赏钱,每人一两,让他们自己出去买喜欢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