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3/5页)

甚至让他有些看不到希望,当今皇帝如此,将来太子克继大统也是如此,若再这般下去……

他心里叹了口气,却没有继续多想,见了朱棣,先行过礼。

却见朱棣冷着脸道:“河南那边,开仓放粮,可是据奏报,这灾情依旧没有缓解,民有菜色,尤其是开封,这开封好歹也是富庶之地,竟到这个地步,那开封知府是谁……要立即治罪。”

解缙道:“陛下,此时轻易替换知府,只恐有碍灾情,臣以为……还是申饬一下,让他将功赎罪,如若不然,派一个不知开封情况的人去,难免……又要出乱子。大灾之际,救济灾民重要,可……防止生变也是重中之重。”

他说的冠冕堂皇,倒是让朱棣没有什么可说的,便看向杨荣道:“杨卿家以为呢?”

杨荣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解缙,其实他很清楚,若是陛下觉得解缙的主意好,那么直接会说就这样处置。

可一旦陛下继续问其他人,显然就是对此不甚认可,希望其他人有不同的建议了。

所以这个时候,若是杨荣反对,便是最合圣意的。

可杨荣想了想,道:“陛下,知府暂时不必替换,不过臣以为,灾情如火,何不如派一钦差,火速前往开封,让他主持救济事宜,那知府……熟悉情况,却只令他从旁协助,倘若这涉及到什么弊案,有钦差在,也多了一些威慑。”

朱棣听罢,倒是立即爽快地道:“准了,就这样办吧,杨卿老成谋国,令朕刮目相看。”

杨荣面无表情,他清楚,陛下对他的赞不绝口,其实只是因为对解缙的不喜罢了,用他来制衡解缙罢了。

若这个时候,他喜形于色,不但在解缙看来是眼中钉,便是在陛下心里,也只会认为他过于轻佻,难堪大任。

很多时候,所谓的夸奖,其实都不过是掌权者的手段罢了,未必当真夸奖你,越是这个时候,反而越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

若真有糊涂虫以为自己当真讨了欢心,喜形于色,今日怎么夸你,说不定明日就怎么踩你了。

杨荣道:“臣的这些建言,其实是户部侍郎刘彦所奏,臣看过之后,觉得他的方法最是稳妥,此时陛下询问,臣才借花献佛,不曾想受陛下如此谬赞,臣实在惭愧的五体投地。”

他这番话,本是让随口夸赞杨荣的朱棣,不由多看了杨荣一眼。

如果说此前,确实只是朱棣的手段罢了,可现在,朱棣倒是真正欣赏此人了。

说不是自己的主意,这说明此人老实,不邀功。

可虽是别人的主意,可毕竟是他杨荣认同的,否则也不会拿这个进言,说明这提议不是他首倡,可他却有识人之明,有能力有担当。

口称惭愧,说明此人谨慎,不轻浮。

此人……

朱棣看看杨荣,再看看解缙,面带微笑道:“好,好,好,这个刘彦,倒也是个持重之人。”

这时有宦官来道:“禀陛下,安南侯求见。”

朱棣一愣,随即道:“他从鸡鸣寺来了?召他觐见吧。”

解缙几人,面面相觑,尤其是解缙,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可此时也只能憋着,又见张安世入宫来了,他和陛下的关系更加亲近,更加深了解缙的担心。

不多时,张安世入见,道:“陛下……臣……今日……真不容易,哎……这鸡鸣寺的慧珍禅师……”

朱棣咳嗽提醒道:“好了,你别说了。”

朱棣看一眼解缙几人,朕封的安南侯,跑去给人火化,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吗?

张安世似乎没有意会朱棣的意思,继续兴致勃勃地道:“陛下是不知道,臣这功德……果然应验了,一出手,就不凡,陛下猜怎么着?”

朱棣心里有点无奈,只好苦笑道:“好,你说,你说。”

“慧珍禅师,竟是烧出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舍利……”

朱棣:“……”

朱棣和姚广孝等人交往很深,对于佛家的事,了解得颇多,何况徐皇后也是信佛之人,朱棣耳濡目染下,当然清楚,舍利这玩意代表什么意思。

“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陛下……那舍利有七种颜色,我见那寺里的香客,一个个下跪,口里念念有词,好像魔怔了一般。”

朱棣脸色微变,惊异地道:“当真?”

张安世道:“欺君罔上是杀头的,臣怎么敢欺君?不信……陛下随便让人去打听就是,那舍利,大家都说旷古未有,人世间,只此一件。”

朱棣脸色古怪起来。

解缙等人也大惊。

其实这个事儿,他们都略知一二,只是大家都假装不知道罢了。

朱棣假装不知道,是因为有人借机想要阴阳怪气,可这些阴阳怪气的人太多了,朱棣总不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