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3页)

凤城并非没有乞丐,个个都是闻着饭香而来。

见这些人实属不太像,温殊色心头疑惑,停下脚步回头问了靠近手边的一位妇人:“请问阿婶,此处离东都还有多远?”

那阿婶转头把她打探了一眼,叹道:“东都怕是去不了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温殊色一愣,“发生了何事?”

不待阿婶答,边上一位大叔接了话,一脸愤愤不平,“渭城三日前便关了城门,所有前去东都的人都被关在了里面,谁也别想出去……”把温殊色看了一圈,见其穿者打扮也是个糊口的生意人,并非富贵之辈,有了几分同病相怜,善意地劝道:“你还是留着银钱,省着点花吧,听来的消息,恐怕还得关一个月……”

话音一落,不远处的一人坐不住了,“一个月?别说客栈,咱们怕是连饭都吃不起,当真要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合着这些都是要去东都的人。

温殊色又问了几句,道完谢,不动声色地回到了马车旁,“老爷……”

马车内的谢劭也瞧了出来,没等她开口,帘子一放,打断道,“上来。”

进城容易出城难。

圣旨一到凤城,太子必然算准了靖王和谢家的人会去东都,也算准了几人到达的日子,这是打算来个瓮中捉鳖。

出不了城,只得先住进一家客栈。

午后靖王和裴卿来客栈碰上了头,裴卿面色沉重,先道:“城门已经关了三日,日夜重兵把守,怕是出不去了,眼下只有两条路,要么硬闯,要么退出渭城,水路想必也走不通,保险的办法,走旁边的山道,绕山进东都。”

绕山怕是来不及了。

等到几人绕过去,谢副使叛变的消息,怕早就到了东都。

靖王转头问谢劭的意见:“三公子可有打算。”

谢劭沉思片刻道:“走城门。”

几人商议了快半个时辰,谢劭才回到房间,温殊色脸上的土灰还没洗,见他回来,急忙起身问:“怎么样了,咱们还能出城吗。”

谢劭没答,问她:“会骑马吗。”

温殊色摇了下头,反应过来,及时改口道:“应该能行。”

“坐过马?”

温殊色点头。

“坐过几回?”

这时候万不能逞强,实话实说:“算上上回郎君载我的,统共两回。”

谢劭:……

“你出来。”

几人商议了半天,温殊色心里早就打起了鼓,此番往前,马车肯定是出不去。

以为他当真要把自己弃在渭城,急忙道:“郎君我真的没问题,这回我保证,不管郎君怎么抱我,我都不会乱动。”

见他转身往外走,温殊色脸色一变,一把死死地拽住他,压低了声音,恳求道:“郎君这时候丢下我,便是不顾我死活了,今儿我都听那些人说了,即便要回中州,也得去府衙先递交申请,手持通关文书方才能出去,凭我这谢家三奶奶响亮的名声,别说文书,一报完名儿,立马就能将我就地正法。”

嗯,是谢家三奶奶的名声拖累了她,谢劭反手一把将人牵住,往外面拖。

“郎君,公子……”

“老爷……”

被他一路拽着往前,怎么求都不管用,等停下来,温殊色才发现人到了马厩。

没等她回过神,谢劭松开她手,上前解开柱子上的缰绳,把马牵到她跟前,“三个时辰,小娘子要努力了。”

温殊色深吸了一口气。

只要不抛弃她,没有什么不成了,她自来学东西快,温殊色接过他手中的缰绳,走向马匹,迈腿蹬上脚踏,“郎君放心……”

志气不小,奈何本事不够,腿不够长,没能爬上去,卡在了马肚子上,怎么也够不到马背。

如此几番,多少有些丢人了,但怎么也不能输了骨气,扬手止住身后的人,“你别动,我自己来。”

郎君垂目看了一下自己怀抱在胸前的双手,“小娘子哪只眼睛看到我动了。”

日头从当空到日落,靖王和裴卿从楼上下来,两人还在马厩,盯着眼前牵住缰绳在马前奔跑的公子爷,裴卿实在有些不敢认,忍不住佩服道:“他倒突然有了这份耐心。”

谁没年轻过,靖王笑了笑,“当年周邝他娘还不如这位温二娘子呢。”

三日前,上头突然下达命令封城,更是派了东洲府的将领亲自来渭城支援,渭城的县令不敢有丝毫懈怠,连续守了三日城门,没有放走一人。

今夜也一样,戒备森严。

被关了几日,有不少等不及的百姓上前来求过情,均被侍卫赶了回去。

今日入夜不久,又来了一辆木板车,车上躺着一位半死不活的年轻男子,推车的是一位老爷子,语气急切地道:“求求官爷通融通融,放我和儿出去,这孩子就剩最后一口气,一直念叨着他娘,求官爷,就让他最后再见他娘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