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5页)

宸贵妃心疼他从小受苦,所以在许明舒嫁给萧珩之前还常常劝诫她道:“七皇子从前在宫中备受欺凌,虽贵为皇子却要受缺衣少食之苦,好在他心性坚韧才有今日。你既日后嫁了他便稍稍收敛些从前在家中的骄纵任性,今后夫妻同心互敬互爱,他在前朝打拼时,你也能替他守好后院这片天。”

许明舒牢牢记在心里,自那以后竭尽所能地对他好。

朝中波云诡谲,他行的每一步都格外谨慎小心。

他一无所有,她就学着做他背后的支撑。

她会在他受其他皇室子弟白眼嘲讽时出言维护,会在夺嫡之争动用家世力量为他保驾护航。

那时的她也是对未来婚后生活充满期许,只可惜一切在萧珩成功入主东宫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亲前一个月,他便待她比从前冷情许多,她递去东宫的信件也如同石沉大海般毫无音讯。

许明舒以为是他刚刚受封太子太过忙碌,如今看来一切早有预兆。

大婚当日,她凤冠霞帔用着比肩公主的仪仗嫁入东宫,引得京城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她是侯府独女,全京城最尊贵的姑娘,又嫁给了情投意合又贵为太子的如意郎君,说不欣喜是不可能的。

可她没想到的是洞房花烛夜那一晚,宾客散去后,萧珩久久没有踏入她的房间。

许明舒在屋内苦等了一晚,待第二日宫人进来伺候时方才发现她还头戴盖头坐在床榻上动也未动。

听东宫的人说,昨夜萧珩一个人喝酒到深夜,次日从书房出来时收了一位婢女做妾室。

一夜之间,那个人人羡慕的高门贵女成为了全京城的笑话。

她自幼金尊玉贵,在万千宠爱中长大何曾受过这样的屈辱。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明舒闭门不出,萧珩虽每日下朝都到她院中来看她,夫妻二人却也只是相对无言。

直到后来,她经萧珩身边的人说起,方才得知他厌恶她厌恶许家的真相。

原来当年他成为姑母宸贵妃的养子,并非是体恤他年少丧母无人照看。

而是先帝为了不让无子嗣傍身的宸贵妃备受争议,将目光放在了这对深宫里不受重视的母子身上,企图杀母夺子。

于是,一场宫闱秘事后,萧珩生母程贵人的名字消失在皇城里,而昭华宫宸贵妃身边却多了一位面容坚韧阴郁的皇子。

...

她轻阖双眼不忍再回忆,不远处的角落里静静地摆放着一袭华服,顶头的凤冠在烛火的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亮。

许明舒缓缓迈步走过去,抬手摸了摸华丽的凤冠,每一颗东珠都是经全京城最好的工匠,夜以继日打造而成,价值连城。凤冠之下,一根根金线贯穿在衣料中,微微一动便如同凤凰羽翼一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举止投足间栩栩如生。

再过一个时辰,她便要穿着这身华服与萧珩并肩而立,接受万千臣子的朝拜,成为全天下女人艳羡的对象。

一国之母,无上尊荣。

只可惜这份荣耀是踩着父母亲人,踏着靖安侯府上百口人的性命换来的,分量之重让她此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

自萧珩入主东宫后,先帝的身体也已经一日不如一日,监国的重任落在了他一人头上。

大权在握,隐忍多年的他终于毫无顾忌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须再刻意隐藏自己的爪牙。

这一年来,萧珩杀伐果断,明里暗里对许家兵权剥削打压,不念旧情。如今她父亲离奇死于战场,四叔卷入谋逆案,接连的打击让许家一蹶不振。

没了先帝庇护与靖安侯府做倚靠,萧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在当年他生母程贵人一事中,有所涉足的宫人逐一查出,当着各宫嫔妃的面杖毙。

宫人的嘶吼惨叫声吓坏了这位深居简出的宸贵妃,她本是名门养出的大家闺秀,生的温柔又善解人意。

宸贵妃一生和善待人,在后宫虽独宠了这么多年,从未与人有过恩怨,与皇后更是情同姐妹。

却不想因着皇帝当年的一个决定,卷入这场无妄之灾,养虎为患最终咬的自己和家人遍体鳞伤。

得知真相的宸贵妃积忧成疾一病不起,最终在皇后的庇护下搬去大相国寺余生常伴青灯古佛,不问世事。

宸贵妃走后,萧珩为他生母拟了封号,命人重制了牌位和灵堂。

许明舒还记得那天夜里,他喝醉了酒脚步虚浮地走进灵堂,平日里高大的身影蜷缩在角落,手指一遍又一遍的在他生母程贵人新制的牌位上抚摸着,面上悲喜交替,不知是在哭还是在笑。

那时,许明舒方才明白,这些年他待她的好,不过都是迫于靖安侯府权势的隐忍。

他心里每时每刻都是恨着她,恨着许家人的。

...

窗外雪落无声,朱红的宫墙上覆上皑皑白雪。四周尽是白茫茫的一片,映照的屋内格外亮堂,也衬得她未施粉黛的脸愈发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