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3/3页)

喂!堂堂秦始皇也太小气了吧!

赵不息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嬴政轻咳一声:“今岁天气冷,匈奴必定会劫掠边关,朕打算等开春再敲打一下匈奴。”

打仗也是很费粮食的。

行吧。赵不息哼哼唧唧,不放心的叮嘱着嬴政:“爹,你可不要再偷懒啦,平时处理政务之余也要多想一想怎么解决秦朝现在这些问题,军功制度日后要怎么变法你也要多想一想,不要只想着建宫殿嘛。”

嬴政:“……”

他这辈子还没被人上谏过要勤奋处理政务。

“爹,咱们老嬴家六世余烈都传给你了啊,你得好好经营家业,日后才能把七世基业传给……啊不,我的意思是万民的福祉都系在您一个人身上。”

赵不息嘴一滑,差点把“日后才能把七世基业传给我”说了出来,好在及时扭转了口风。

赵不息一想到军功制度这一团遗留问题就觉得发愁,普及教育任重道远,在教育普及,全民可以考试考证上升阶级之前,军功制度还得留着,她爹欠的这些军功到最后还得她还。

想到这个,赵不息就唉声叹气,看着嬴政的眼神也染上了两分恨铁不成钢。

“爹啊,你这个年纪,你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觉的?军功的问题没解决完,咸阳脚下的黔首都对秦朝一肚子的怨言,你怎么睡得着觉的啊?”

嬴政:“……”

他的棍子呢?赵不息还在喋喋不休:“咱们自家的天下就得咱们自己保护嘛。铁器不够也的确是个问题……”

嬴政听到赵不息说“咱们自家的天下就得咱们自己保护”颇为欣慰揉了一把赵不息的发顶。

“你说的没错,嬴家的天下就只能是嬴家的。”

这么一想,嬴政竟然也开始反思起来是不是自己上了年纪,这两年沉迷于修阿房宫和修长城,没了青年时候的壮志意气了。

回忆了一下,嬴政不情不愿在心里承认,这几年他年纪上来之后的确是有些懈怠了政务。

赵不息给嬴政出主意:“我觉得我可以在咸阳建一个墨家学院,专门培养秦墨,这样墨家弟子多了,就能有更多人去生产农具和兵器了。”

“你想建造一个墨家学院?”嬴政轻笑一声,看着赵不息。

“看来只是修兵书和医术已经不能满足你了,你想要执掌一家来满足你的小小野心?”

墨家也不是农家医家这样本来就没有多少影响力的诸子百家。

虽说墨家现在没落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学派,墨家在秦朝堂上的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比不上儒法两家罢了。

赵不息的话戛然而止。

这一刻,赵不息脑中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十几个理由。

嬴政却只是看着赵不息轻啧了一声。

“方才朕还夸你,怎么现在胆子又这么小了?朕都让尉缭做你的老师了,难道还会介意你那点小小野心吗?”

对嬴政来说,他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的。

让淳于越做扶苏的老师,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本身允许公子皇女和朝堂上的大臣接触,这其实已经给公子皇女提供了接触朝政的渠道。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在嬴政眼中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动摇到他的权力。

这些人都只是他的臣子罢了,臣和子都只是臣子而已。

李斯做丞相和扶苏做丞相,对嬴政来说是一样的,臣子罢了,以嬴政的功绩和威严,还不至于担心臣子篡权。

赵不息眨眨眼,想明白了这一点以后紧绷的肩膀顿时松开了。

呼,差点忘了,她爹不是刘小猪那个会多疑到怀疑自己孩子谋反的千古一帝。

她爹是——过于信任李斯和赵高结果死后被坑惨了的千古一帝。

那没事了,赵不息觉得嬴政对自己的信任应该和对李斯赵高的信任……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