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兴安岭(第3/5页)

“哟,长得真俊啊。”

“是啊,姑娘看着还文文静静的,多大了啊?哪个学校?”

老太太们七嘴八舌,看见余清韵的时候,不少人面露惊艳。

他们也是活了一把年纪的人了,见过不少漂亮姑娘,而且苏杭从不缺少美人,这余家的孙女确实不是他们见过最好看的,但是怎么说呢,给他们的感觉是真的不一样。

她身上更多的是利落感,伴随着一种内敛。

“她十九了,刚读大一,现在就在苏州大学呢。”余奶奶乐呵呵说着。

“也好啊,离家也近。”

“诶,我也有个外孙在苏州大学呢,说不定他们俩认识呢。”一旁一个老奶奶说。

余清韵转头看去,是一个头发乌黑,全部盘起来,一丝不苟的老人,穿着一身绣制旗袍,举止得体。

她这么一说,余奶奶来了兴致,虽然说自己孙女现在不在学校上课,但是能够认识一个同龄人也是不错的。

而且囡囡也是迟早要回学校上课的,相互认识,以后回学校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相互照应。

“瑶语,你外孙叫什么名字啊?大几的啊?”余奶奶来了兴趣。

余清韵在一旁尴尬地坐着,眼皮开始跳了跳。

她不太想认识什么同龄人,自己现在这个状态,能有共同话题的人真的不多了,而且现在跟她同龄的那些人的精神世界,感觉和她也不太一样。

“阿奶,我刚回来,有些困了,想先回家……”余清韵说。

“我看你这不好好的吗?面色红润,怎么都陪不得我了。”余奶奶想到前些日子听到她在藏区昏迷不醒的消息,没好气地瞥了她一眼。

余清韵闭嘴,还是选择等他们聊完自己再走好了。

那位穿着旗袍的老人看了一眼他们两人的互动,说:“叫祝星遥,原本跟着他爸一直在首都那里读书,他妈妈走的早,他惦记着我自己一个人在这,大学就来了这里。跟你孙女一样,也是大一呢。”

老人笑意盈盈,看出来余清韵的尴尬,没有再多言。

余奶奶倒是挺开心的,“是嘛,这也太巧了,改天有空一起吃顿饭认识一下啊,囡囡刚来这里,也没认识几个朋友呢。”

几位老奶奶接着又聊了其他的,余清韵在一旁充当透明人,想着这些日子遇到的李仁贵,钟世荣,晴空几人,心想着自己也不缺朋友啊。

等到他们结束聊天,爷爷那盘棋也下完了,祖孙三人打道回府。

余清韵回到家,把自己买到的特产,糌粑,速食酥油茶,还有一些衣服给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家嘴里骂着余清韵买的太多了,同时脸上又笑的特别开心。

他们都很默契地没有再提余清韵需要出门的那些事。

余清韵坐在沙发上,靠着奶奶,老人身上独有的味道,伴随着熟悉的青草林间的味道。

她的心无比的安定,眉眼放松。

她小的时候,父母离世,在乡下的时候,都是奶奶拥着她入眠,村里的一草一木,虫鸣鸟叫,都让她怀念不已。

都说环境能影响人,能潜移默化改变人,余清韵就是在慢生活的乡下成长的。

她喜欢慢悠悠的白云,湛蓝的晴空,每晚橘红色落霞和连绵的群山。

填报志愿的时候,余清韵有想到过要不要去那些快生活的一线城市大学。

她的分数是足够的,但是她不想。

她无法接受那样步调的生活。

比起成为钢铁森林里忙碌的工蚁,她更向往诗情画意的慢生活,即使这样让她赚得很少,但是在余清韵看来,足够生活足矣。

所以她再三斟酌下,填报了苏州大学。

现在的她,已经想象不出自己以前理想的生活了。

她厌倦现在的生活,或者说她所处的世界。

邪祟渐起,虽然国家的管理和保护卓有成效,但是敏锐的国人们还是察觉到了不对劲,余清韵能看得出来街上的行人变少了。

邪祟渐起是风霁月引起的,是不是风霁月消失以后,邪祟也会跟着消失,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余奶奶不知道孙女在想些什么,但是她能感受到余清韵此刻的脆弱。

她慢慢拍着余清韵的脊背,就像儿时一样。

余清韵这两天在苏州陪着爷爷奶奶后,又去了部门去做书面报告,说明了杨羌和第十封的事情,张子华xie教的事务,自己和风霁月的恩怨说的半真半假,然后接受了部门的通报和处罚。

部门让她自己去追查风霁月等人的踪迹,将杨羌和第十封抓捕回来。

她后面不会再进行求救,因为她不能让别人用性命来为自己兜底。

余清韵回了家,拿着新寄过来的符纸和奶奶今早在市场上买的猪皮,给思源和周力重新制作了新的躯壳。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一男一女,而是两个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