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阮氏的成全(第3/4页)

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劝她。

阮氏看着那封信,陷入了沉思。

之后的几日,阮氏虽然还在病中,但情况已经好了许多,她成日都在房中,也不见客,也不见裴铮。

每日能够见到阮氏的,只有张嬷嬷。

主仆二人在一块儿,倒不是为了算计什么,主要是张嬷嬷陪着阮氏在拟聘礼的礼单。

“夫人,您既然有心想要成全世子爷,为何不告诉他?”张嬷嬷有些疑惑的说道。

结果这个称呼一出,就惹得阮氏皱眉,“慎言,亭瞳如今已经不是世子,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可是要酿成祸端的。”

阮氏虽然还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是理智已经妥协,张嬷嬷从善如流的改口称呼裴铮为大公子。

阮氏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恍惚的想起了当日在自己面前露出迷茫的裴铮。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父母和子女之间,最先妥协的,不都是父母吗?

这件事也是一样,阮氏坚持了那么久,到底还是她妥协了,“让那兔崽子成日里气我,让他着急着急也是好的。”

裴铮已经明确的和阮氏说过,自己要娶柳朝朝为妻。

阮氏自然是按照娶妻的规格拟定的聘礼,就连婚书都是阮氏亲笔写下的。

柳朝朝和裴铮先前的婚书,阮氏并没有看见过,只因为那婚书是不作数的,所以她连看都没有要看一眼的意思。

但如今这婚书,却是她亲自写下的。

当写下柳朝朝和裴铮名字的时候,阮氏的心情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一切兜兜转转都回到了原点。

在这期间,阮氏先前派去雍州的人也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了很多的东西,阮氏在拟聘礼单子的时候,就抽空听他们在凉州打探的消息,客观的,不带任何偏私的消息。

她最初听到的时候,给聘礼单子上加了一对玉镯,再听到的时候,又加了一对玉佩。

消息越听越多,聘礼单子也越来越厚。

看的张嬷嬷哑然失笑,说自家姑娘那是口是心非。

“我不过是不想亭瞳伤心罢了。”阮氏说的认真,但张嬷嬷却没有拆穿她。

后来,阮氏不仅仅拟了聘礼的礼单,还拟起了嫁妆单子,都是一些铺子和庄子,这些产业全部都在京城,也带不走,但是能让裴铮带去凉州。

“他也许三五年都不能回京城,如今收回了册封,也不知雍州会不会有什么落井下石之徒,多带一些银钱总是好傍身。”阮氏忧心忡忡。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和五年前不一样,五年前裴铮心高气傲,一意孤行,而阮氏也在气头上,如今她依旧不能理解,却已经在思考要怎么样客观的看待这些事情。

这样,也好。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小少爷。”张嬷嬷轻声感慨。

阮氏也很想见一见玖玖,只不过她什么话都没说,想着总是有这个机会的。

裴铮要出发去雍州的那一天。

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裴铮还以为阮氏要一直避开自己,母子俩见了面之后,这一回轮到裴铮先开了口,“母亲,身子可好一些了?”

阮氏缓缓点头,“已经大好了,你不用担心,家中一切都好。”

“是儿不孝。”裴铮的心中涌现出一些愧疚,他们母子之间好似很久很久,都没有那么心平气和的说过话,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每一次想的都是怎么让母亲答应和成全。

阴谋和算计,一直都在其中。

可母亲这般平静的看着他的时候,裴铮的心中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去了雍州之后,要多多的保重。”阮氏轻声说道,这本该是很久之前,裴铮最初离开的时候,就应该说的话,但是那个时候的阮氏并没有想到这些。

也没有那个机会说起这些。

“东西可都有收拾好?”阮氏轻声的问道。

裴铮默默的点了点头,告诉母亲一切都已经收拾好了,“这一路上有福全护着,母亲大可以放心。”

福全的能力,阮氏自然是相信的,多余的话阮氏也没有交代太多,只是让张嬷嬷将她这些日子准备好的东西全部都呈上来。

大红的婚书,和聘礼单子看起来很是显眼,裴铮只是看着那红艳艳的外壳,就大致猜测出里面是什么东西,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阮氏,“母亲,这是…”

“亭瞳,母亲说过,你一定会得偿所愿的。”阮氏的声音很是温柔,让裴铮恍惚间想起了很多很多年以前。

他看着自己的母亲,久久不能言语。

裴铮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婚书,上面的名字让裴铮的心情激动不少,他看的仔细,从未觉得自己和朝朝的名字写在一起是那么的般配。

他看了很久,根本就舍不得移开视线。

直到阮氏提醒,才将注意力放在另外两本册子上面,“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