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京城来信(第2/4页)

到现在彻底的原谅了。

只想着给父亲回信,说干就干,玖玖牵着朝朝的手来到书桌前,央求朝朝帮他研墨。

朝朝看了他一眼,嗔道:“想清楚了?要给你爹爹写信?”

玖玖认真的点头。

“不后悔?”

玖玖软软的出声,“不后悔。”

朝朝便开始研墨,玖玖端端正正的坐在书桌前面,似模似样的开始给裴铮回信。

朝朝很有分寸,看都没有去看一眼。

玖玖的字比起之前的已经好了很多,但还是有大有小,看起来很不协调。

他写了挺多的话,写完晾干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姨姨,我这么久才给爹爹回信,他会不会生气呀?”

朝朝缓缓的摇头,摸了摸玖玖的脑袋,“怎么会呢,你爹爹绝对不会生你的气的。”

裴铮对于玖玖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哪里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怪他?

他对待玖玖的时候,更是认真,从不敷衍。

写完信之后,玖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他拉着朝朝的手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起别的话题来。

元宵过后玖玖就去了书院,去书院的第一天,是裴铮亲自送他去的。那天晚上是朝朝去接他回来的。

之后裴铮回了京城,接送玖玖的任务就落到了朝朝的身上。

她只觉得新鲜不已。

每一次都按时的去接他,从不落下。

玖玖和朝朝之间相处的越来越融洽,只是有一些事情他们母子两个,到底是没有说破的。

因为朝朝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何况玖玖也没有要说出来的意思,两人就这么怀揣着自己的秘密过了下去。

徐兴文和徐云因为怀远县还有一些事情,在元宵过后便回去了,临走的时候委婉的提醒朝朝,客栈成日里住着也挺费银子。

朝朝在徐云钱财不足的劝说下,心中有所计较。

最终在玖玖哭哭啼啼说害怕的时候,搬到了刺史府。

朝朝的住处安排在玖玖的边上,过了除夕之后,孩子明显要比先前长大了一些,虽然还是喜欢黏着朝朝,但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厉害。

朝朝的心情不知为何还有些失落,但她很快就失落不起来,因为要陪着玖玖念书。

她自己都没有什么学识,陪着玖玖一块儿看书,简直就是自我折磨,但面对孩子的期待,朝朝到底是没能拒绝的。

于是玖玖每日从书院回来之后,他们母子俩就会坐在一块儿,一起看书。

起初,朝朝看的无比煎熬。

她虽然也喜欢看书,但看的都是一些游记和趣闻,哪里看过这般枯燥的书?

压根就看不进去,每一次都昏昏欲睡的。

但面对玖玖哀求的眼神,她只能委屈自己。

两人一块儿看书的时候,那是一个比一个煎熬,但他们谁都没有放弃。

过了半个月之后,彼此都已经适应,朝朝看着那些书终于不会头痛。

才算是相安无事。

裴铮的书信又一次送过来的时候,恰逢书院休沐,朝朝带着玖玖一块儿出门散步,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外头,玖玖因为有朝朝的陪伴,看书的时候并不觉得枯燥。

何况当初给他启蒙的人是裴铮,对于接受学识,玖玖毫无排斥的心理。

只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压根不知道农耕和农忙是怎么一回事,便是一些瓜果蔬菜,他也不太认识。

这个时候,还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但瓜果蔬菜还是有的,于是朝朝就带着玖玖一块儿出门,让他去长一长见识。

玖玖头一回来集市,当真是看什么都新鲜,时不时的拉着朝朝的手到处跑。

身后的不远处跟着福财和春荷,还有一群的侍卫,生怕小少爷出点什么事情。

同样的,他们也很担心朝朝体力不支。

结果证明福财他们当真想太多了,朝朝陪着玖玖逛了一天,还是脸不红气不喘的,到最后还能抱着玖玖一块儿回去。

玖玖的手里还抱着几个地瓜。

这是动用了自己荷包里的银子买的。

很是宝贝的抱在怀里,都不让别人动。

朝朝将玖玖抱了回去,便把他放在床上让他好好的休息,这时候福财走了过来,递给她一封书信,“柳姑娘,这是世子寄过来的。”

朝朝只是看了一眼,还以为又是裴铮寄过来给玖玖的,便随意的说道,“先搁着吧,等一会儿玖玖醒了之后,直接给他就好。”

福财看了一眼上头的字,轻声道,“柳姑娘,这是世子给您的。”

朝朝有些疑惑的接过来,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字,一时之间有些呆愣,“多谢。”

“柳姑娘客气,小少爷就麻烦您照看,奴才去忙别的事。”福财恭恭敬敬的说道。

将书信送到之后,就走的远远的。

朝朝疑惑的拿着那封信,全然不知裴铮为什么会给自己写信,他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写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