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幕后之人(第2/4页)

只是直白的告诉她,自己的喜欢,和自己想做的事情,连阴谋算计都不曾有,只是请她谅解。

也正因为如此,阮氏才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夫人…”张嬷嬷欲言又止的看向阮氏,结果阮氏却陷入了沉思当中,许久都没有说话。

裴铮的诉求,只是希望她和裴元勋不要阻止,甚至连求他们成全都没有。

裴铮像是知道阮氏在担心什么,他在心中将阮氏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悉数告知,无论是他和朝朝如今的关系,还是朝朝对他的态度。

都写的清清楚楚,阮氏甚至连暗中调查的功夫都省下。

阮氏睁开眼睛,才发现张嬷嬷一脸紧张的看向自己,“怎么?这般看着我做什么?难不成是担心我会做什么?”

“奴婢不敢。”张嬷嬷只是想知道阮氏的打算,“您知道的,奴婢虽然心疼世子爷,可奴婢更心疼的人是您。”

张嬷嬷跟了阮氏那么多年,她的心若有偏向,自然也是偏向阮氏的,“若是您坚决不同意,奴婢自然也是站在您这一边的,可是这些年,奴婢看的出来您的心中并不好受。”

张嬷嬷不敢妄自揣测,但她最希望的还是阮氏可以阖家团圆。

“你是想问,我有没有后悔?”阮氏的脾气有些不好,但张嬷嬷陪了她这么多年,主仆二人早就有了旁人难以触及的默契。

“我的夫人,您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何况您原本也没有做错什么。”张嬷嬷轻声劝道,并非是一时意气哄人胡说的。

而是她当真没有觉得,阮氏做错了什么。

站在阮氏的立场上,她又有什么错呢?

“可是…亭瞳一点也不理解…”阮氏有些沉痛的闭上眼睛,她只要一看到这封书信,就觉得心里拧巴的不行,她一直都知道裴铮对柳朝朝的感情。

只是昔日,裴铮自己还看不透,阮氏就想着,他也许这辈子都看不透,才是一件好事,没想到…

阮氏只要一想到这件事情就觉得分外头疼,无奈之下将这封书信往边上一扔,恼恨道,“我再也不管这事儿了。什么都不会去管。”

“但凡他能够让那柳朝朝名正言顺的进镇南侯府,我定不会再反对。”阮氏冷笑连连。

张嬷嬷小心的陪在一旁,劝阮氏消消气。

阮氏早已经不是生气,而是根本不知道拿裴铮怎么办。

她从前奈何不得,之后也奈何不得,阮氏到最后,已然没了任何法子,喃喃道:“既如此,还来问我的意见做什么?”

张嬷嬷伺候的就更小心了。

夜里,阮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她想了许多许多,明明就想要撒手不管,到底还是点起灯,提笔给裴铮回信。

她心中气不过,并不想答应裴铮,但又想到这是裴铮头一回对她如此坦率,当母亲的怎能狠得下心来。

枯坐在书桌前许久,直到墨汁晕染了整张纸,阮氏才回过神来。

她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本想给裴铮写信,但临到头来,还是将写下的书信,寄给了裴元勋。

*

朝朝完全不知道裴铮做了什么,而裴铮也全然不知,母亲因为自己的那封信开始辗转反侧,许久未眠。

自从福全亲自去找了怀远县的师爷之后,事情开始变得好办起来,带有郡守印信的文书,就是最有利的东西。

师爷略略的问了几句,就成竹在胸,“还请官爷回凉州之后转告郡守大人,在下一定将这件事情办的顺顺当当的。”

福全完全不直要怎么和这个师爷打交道,本着多说多措,少说少错的原则,福全对着他略略开口,“过犹不及。”

师爷多聪明一个人,自然会拿捏其中的度。

福全办完事就准备离开,刚出府衙大门,就碰见柳朝朝迎面走来,福全看到朝朝的时候,总有些莫名的心虚,于是他就侧了个身子,躲了起来。

直到朝朝走进了府衙,他才松了一口气。

没走几步,福全见到了一直在怀远县的那些下属们,问他们可知道朝朝是来做什么的。

“柳姑娘大概是过来状告嫌犯的。”其中一人摸了摸下巴说道。

“柳姑娘这些日子经常来县衙抄律法,许是找到什么解决的法子了也说不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均对这些事情耳熟能详,福全听着听着,只觉得事情朝着一个很诡异的方向发展。

福全有一种他们世子爷可能在做无用功的感觉。

但这些话,福全也不能当着几个下属的面直接说出来,只问他们那几个波斯商人如今还在何处。

“还在城里住着,已经找人盯紧了,但情况并没有很乐观。”几人有点儿烦愁的说道,毕竟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波斯商人说话。

但是从经验来看,这几个人,不像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