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默默守护(第2/4页)

原本是想让人领着朝朝去后院抄的,但管家却拦在了前头。

师爷大概瞧出他们有何顾虑。

之后,便一脸坦然的让人去取来辰律,便在这公堂之上隔了一道屏风,让柳朝朝在后誊抄。

朝朝被打了十板子,虽说衙役没有下狠手,但朝朝还是被折磨的够呛。

她原本以为自己白来一趟,如今能够得偿所愿,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她跪在案桌之前,打开了那本辰律,上头密密麻麻的记载了许多的东西。

朝朝随意的翻了翻,但却没有找到自己想找的。

这辰律记载的有些详细。

朝朝想了想,便不打算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查找,反而是从第一页开始,慢慢的誊抄。

陪着朝朝过来的是徐府的管家,看着朝朝这模样,也自告奋勇的要来帮忙,“朝朝小姐,不需要找相关的律法了吗?”

“很难找。”朝朝心中有了别的打算,管家便守在一旁,看着朝朝跪在案桌之前,誊抄了几个时辰,直到她的手臂酸软无力,才停下来。

她亲自去找了师爷致谢,直说还没有找到。

师爷倒是半点也不着急,“柳姑娘明日也可以来,若是想,也可以早些过来。”

师爷的态度让朝朝有些疑惑,她虽然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但现在的情况却让朝朝开始担心起来。

为何忽然之间,变得这般好说话?

“柳姑娘不必担心,只是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刺史大人曾说过,希望百姓们都能够熟识辰律,但一直都没有这个机会,如今柳姑娘有这样的想法,对我们父母官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师爷说的认真。

他巧舌如簧,终是让朝朝相信,这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

朝朝这才知道,原来又是因为裴铮。

“多谢师爷,我明日会一早就过来的。”朝朝欠身致谢,最后一步一缓的走了出去。

直到人影都瞧不见,县太爷才走了过来,“你刚才跟那丫头说的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自然是真的。”师爷淡淡的看了县令一眼,对于这个上峰,他当真是一点儿想法都没了,但好在是个坏人,对于自己也算有知遇之恩,总不好不搭理他,“只不过,这话到底多了点水分。”

想要让百姓们熟识辰律,这是多麻烦的一件事?

识字的都没有几个,这样的政策怎么可能达成?

师爷从不管这些事。

“大人,您这消息这么不灵通怎么行?你可还记得前些日子雍州暴雨,刺史大人和京城来的大理寺卿一直在赈灾,来过我们怀远县?”师爷一向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裴铮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也并没有太隐藏自己的行踪。

有些事情只要有心之人去查探,就能清楚。

而师爷就是这个有心之人,“柳姑娘和那刺史大人有点儿关系,似乎是相熟之人。”

师爷并没有猜测太多,只是给上峰透一个底,免得上峰不知轻重的把人给得罪了。

“这?”县令大惊失色,怪师爷怎么不早些说,“我方才还把人给打了,要不要去瞧一瞧?

“大人,您秉公执法并没有问题,她击鼓鸣冤,所为的却是要看辰律之事,的确和冤案没有任何的关系。”师爷开始给上峰吃定心丸,“属下也只是想到了这一可能,并没有太确定,您也不需要太过特殊对待。”

“若柳姑娘和刺史大人当真有什么关系,我们也不至于得罪人,若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也落得个好名声。”

师爷不过是短短的一瞬,就将很多事情都考虑的清清楚楚。

“如今怀远县的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的,想必大人您也听说过。”师爷其实并不太想管这些事情。

县令也是一样的。

当官的总有一股子清高在。

士农工商,是天然的阶级,当官的看不起平民百姓,看不起商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县令和师爷好歹还有些家国情怀在。

虽然都是商人,可他更看不起的是波斯商人,“这件事,你可得盯的紧些,刺史大人想要雍州繁华,出台了一系列对商人有利的政策,若真如你所言,这柳朝朝真有什么身份背景,要牵扯的事情可就多了。”

师爷点头答应。

朝朝早晨是坐着马车出门的,回来的时候,却是被婆子们扶着进屋,徐兴文夫妻俩一看这情况瞬间傻了眼,“这是怎么了?你不是说就去瞧一瞧。”

怎么瞧得一身的伤?

“我没事。”朝朝白着一张脸,冲着徐兴文夫妻俩摇了摇头,又问徐云有没有回来。

却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朝朝让管家将她誊抄的辰律拿了出来,她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看。

因为坐不得又只能跪在了书案前,看的徐兴文夫妻俩心疼不已,连忙把管家拉到一旁,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