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5/6页)

可现在,很奇怪,班级里居然没有再传出哭声。

聂园长和卢成福一起放轻了脚步,慢慢往里走。

等走到班级门口时,聂园长轻轻推开门。

教室里的秩序,被管理得很好。

孩子们并不再像之前那样,歪歪斜斜地靠着趴着,而是乖乖坐得笔直,当然,仅限于一岁半以上的孩子们。

这些一岁半以上的小孩们,正听宁荞的话,两只小手放在膝盖上,而他们边上,还有中班的小朋友们。中班的孩子们是宁荞让陆老师带来的,他们到了下午,本来就得画画,现在被带到这个班里画也是一样的。

一部分小孩在画画,另一部分看起来懵懵懂懂的娃娃,则凑在边上看。至于更小一些,时常哭闹的孩子们,则由阿姨们另外负责。

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很快就发现聂园长站在门外。

宁荞将孩子们交给翁老师,自己则出了班级。

卢成福还一愣一愣的,时不时再往里看一眼。

翁老师好不容易才得了几个小时的清静,生怕一不小心又惹得孩子们哭闹,连忙起身将教室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的。

“这是怎么回事?”聂园长来这一趟,倒是收获意外之喜。

“我们班的小朋友太小了,突然来到这样的新环境,不太适应,虽然不会说,可也许因为与父母分离而感到焦虑。孩子们的情绪会互相影响,这边哭了一个,那边就也忍不住哭,照这样管理,这个班级太混乱了,老师和阿姨也很辛苦。”

“上午我看见这些大一些的孩子们经过班级,就麻烦陆老师在体育课之后带孩子们来一趟。跟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课,这些小不点好奇,就会不自觉向他们学习。”

宁荞停顿片刻,又说道:“对于这些大孩子们,应该也有一定的好处。大孩子们需要鼓励,这群小萝卜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可崇拜了,大孩子们有了责任感,就更想好好表现。这样一来,好的影响是相互的。”

聂园长有些诧异,但透过窗户看一眼班级里的孩子们,眼底又不自觉流露出对宁荞的欣赏。

宁荞笑着说:“我只是尝试一下,短短几个小时,暂时看不出太大的成果。”

“目前看来,这一招是行得通的。”聂园长话音落下,扫了卢成福一眼。

卢成福轻咳一声,没开口。

“你继续照这样的法子再试试。”聂园长又说道,“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层,认知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相互影响,也许会激发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但如果能将这样的冲突转化为经验,让孩子们自发学习,肯定能带来进步。”

这些话,卢成福一句都听不明白。

他只觉得,在教室门口站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能一声哭闹都没听见。

而眼前这个宁副园长,被夸奖之后也不骄傲,唇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将聂园长的话记下来,没过多久,又回到教室里去。

等她一走,聂园长问道:“你一直说宁副园长不够格,现在呢?够不够格?”

卢成福撇了撇嘴:“这才几个小时,哪能看得出来。我家隔壁有个邻居,他们家小孙子可能闹了,可老头老太太有时候也能哄好他。几个小时不哭闹而已,等到好几个月都没哭闹,再看看成果吧。”

聂园长气笑了,斜他一眼:“老卢,你就嘴硬吧!”

-

宁荞来到托儿所至今,有时候觉得辛苦,但更多的时候,她认为辛苦是值得的。

尤其是这一刻,下班时,当翁彤伸了个懒腰,冲着她露出笑容时。

“我来这单位有十多年了。最早的时候,带的不是这班,后来自己生了小孩,直接带到托儿所,聂园长看我有经验,就给我分配到咱们现在这个班。班里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我自己的孩子也早就已经上小学去了。”翁老师说,“咱们军区人多,每年都会有新的小娃娃出生,有些家庭一生还都是好几个,压根就停不下来。有时候我觉得是真累,送走一批,还有一批,这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

“但是今天——”翁老师继续道,“今天我真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这工作就这么干下去,算是有盼头了。”

此时此刻,翁老师所说的话,就是宁荞成就感的来源。

这样的成就感,与在军区小学时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截然不同。

“真的,难得一天下班的时候不觉得脑仁子嗡嗡疼的。”翁老师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打趣道。

“其实我早上也觉得脑仁子疼。”宁荞笑道。

翁老师再回过头,看着已经排好队的孩子们,等待着父母来接他们回家。有些小不点还不会走路,软软一坨歪在阿姨的怀里。宁荞便上前,帮阿姨接过孩子:“您休息一会儿吧。”